中醫(yī)古籍
  • 南蛇藤果

    拼音注音Nán Shé Ténɡ Guǒ別名

    合歡花、狗葛子、皮猢子、鴉雀食。

    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articulatus Thunb.]

    采收和儲(chǔ)藏:9-10月間,果實(shí)成熟后摘下,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溝及山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及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南蛇藤 落葉攀援灌木,高達(dá)3-8m。小枝圓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數(shù)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葉片近圓形、寬倒卵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長5-10cm,寬3-7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為截形,邊緣具鈍鋸齒。腋生短聚傘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黃綠色,雌雄異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狀長橢圓形,長4-5mm;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近球形,柱頭3裂;雄花的雄蕊稍長,雌蕊退化。蒴果球形,直徑7-8mm。種子卵形至橢圓形,有紅色肉質(zhì)假種皮。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蒴果黃色,球形,直徑約1cm,3裂,干后呈黃棕色。種子每室2粒,有紅色肉質(zhì)假種皮。略有異臭,味甘酸而帶腥。

    化學(xué)成分

    種子含較多的脂肪油。

    性味

    甘;微苦;平

    注意

    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

    養(yǎng)心安神;和血止痛。主心悸失眠;健忘多夢(mèng);牙痛;筋骨痛;腰腿麻木;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蓮拼音注音Bàn Biān Lián別名細(xì)米草、急解索、半邊花、蛇脷草[廣東]、長蟲草[河南]英文名HERBA LOBELIAE CHINENSIS來源本品為桔??浦参锇脒吷廘obelia chinensis Lou......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Cài別名菜子七、婦人參、普賢菜。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華中碎米薺的根狀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damine urhaniana O.E.Schulz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ǒu來源藥材基源:為雙扇蕨科植物中華雙扇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去附葉,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100......
  • 《全國中草藥匯編》:半邊錢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別名蝴蝶葉、羅藟草、馬蹄金、三腳虎、錢鑿草、馬蹄香[福建]來源豆科蝙蝠草屬植物鋪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別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蕈樹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ltingia chinensis (Champ.)Oliv.ex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