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南蛇竻苗

    拼音注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處

    《南寧市藥物志氣》

    來源

    為豆科植物南蛇竻,夏、秋季采。

    性味

    《陸川本草》:"苦,寒。"

    注意

    非實熱者忌服。

    功能主治

    瀉熱,去瘀解毒。治風熱感冒,濕熱痧氣,跌打損傷,瘰疬,瘡瘍腫毒。

    ①《陸川本草》:"渾熱解毒,去瘀積。治濕熱痧氣,跌打骨折。"

    ②《廣西中藥志》:"洗蛇癩,或加糯米搗爛,治小兒白泡瘡。"

    ③《廣西中草藥》:"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外感風熱:南蛇竻苗二兩,搗爛,開水沖服。

    ②治瘰疬,癰腫:南蛇竻苗、龍眼葉、荔枝葉、桃樹葉、首烏葉、蜜糖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

    ③治跌打骨折:南蛇竻苗、大駁骨、小駁骨各一兩。共搗爛,用水或酒二兩炒熱,敷患處。(宜忌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阿里紅拼音注音ā Lǐ Hónɡ別名落葉松茸來源真菌類多孔菌科層孔菌屬苦白蹄Fomes officinalis (Vill. ex Fr.) Ames,以子實體入藥。夏秋采,除去粗皮曬干或搓碎。性味甘、苦,溫。功能主治溫......
  • 《中國藥典》:阿魏拼音注音ā Wèi別名臭阿魏、細葉阿魏英文名RESINA FERULAE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 M. ......
  • 拼音注音ā Wèi Cè ěr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阿魏側(cè)耳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uctificatio Pleuroti Ferulae采收和儲藏:采收子實體,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阿魏的根基部分。資源分布......
  • 《全國中草藥匯編》:鵪鶉拼音注音ān Chun來源雉形目雉科鵪鶉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功能主治補中氣,強筋骨,止瀉痢。主治小兒疳積,下痢,百日咳等。復(fù)方治痢疾:鵪鶉1只,取肉,赤小豆5錢......
  • 拼音注音ān Chun Dàn來源雉形目雉科鵪鶉Coturnix coturnix (L.),以蛋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功能主治治胃病、肺病、神經(jīng)衰弱、肋膜炎等。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