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面根藤

    《中藥大辭典》:面根藤拼音注音Miàn Gēn Ténɡ別名

    蒚子根、兔兒苗、狗兒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漿藤(《分類草藥性》),面根草、狗兒完(《天寶本草》),小旋花(《植物學(xué)大辭典》),南面根(《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常春藤葉夫劍、狗兒蔓(《陜西中草藥》)。

    出處

    《分類草藥性》

    來源

    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全草根莖。8~9月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耕地、荒地和路旁或溪邊、湖邊等潮濕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莖略粗肥,徑4~8毫米。莖纖細,纏繞或匍匐。單葉互生;葉柄較葉片稍短;葉片戟形或3裂,長3.5~8厘米,寬1~3厘米,中裂片最大,側(cè)裂片較短,并再作2淺裂,先端尖,全緣或帶波狀,基部心臟形?;ㄒ干?,單生,花梗較葉柄稍長;苞片2,卵圓形,較大,包圍花萼,宿存;花萼裂片長圓形,光滑;花冠漏斗狀,長2~4厘米,淡紅白色;雄蕊5,內(nèi)藏;雌蕊1,子房1室,花柱單1,柱頭2裂。蒴果卵圓形,稍尖,光滑,有黑色種子4粒?;ㄆ?~8月。果期8~10月。

    化學(xué)成分

    塊根含內(nèi)酯成分咖倫賓、掌葉防己堿。根莖含淀粉17%。葉、花含山柰酚-3-半乳糖甙。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平,味淡微甜,無毒。"

    功能主治

    治淋病,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疳積。

    ①《分類草藥性》:"治白帶,通月經(jīng)并五淋,小兒嘔吐乳癥。"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疳積和產(chǎn)后感冒。"

    ③《陜西植藥調(diào)查》:"凋經(jīng),活血,滋陰,補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兩。

    復(fù)方

    ①治小兒脾弱氣虛:面根藤根、雞屎藤做糕服。(《重慶草藥》)

    ②治腎虛耳聾:鮮面根藤根、響鈴草各四兩。燉豬耳朵服。(《重慶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面根藤拼音注音Miàn Gēn Ténɡ別名

    兔兒苗、狗兒秧、秧子根、打破碗、奶漿藤、面根草、狗兒完、小旋花、南面根、常春藤葉天劍、狗兒蔓、蒲地參、盤腸參、燕覆子、米線草、兔兒草、富苗秧、扶秧、走絲牡丹、鉤耳藤、喇叭花、狗耳苗、扶苗、扶子苗、旋花苦蔓、老母豬草

    英文名Ivy Glorybind Rhizome, Herb of Ivy Glorybind出處

    出自《分類草藥性》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Convolvu-lus japonicus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從平原至高海拔的地方都有生長,常見于農(nóng)田、荒地、路旁。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木,高8-40cm。具細長白色的根。植株通常矮小,蔓性,光滑,莖自基部分枝,平臥,有細棱。單葉互生;葉柄長1-5cm;基部葉片長圓形,長2-5cm,寬1-2.5cm,先端圓,基部戟形,上部葉片3裂,中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側(cè)裂片近三角形,全緣或2-3裂,葉基心形成戟形?;▎我灰干?;花梗長于葉柄;苞片寬卵形;萼片5,長圓形;花冠淡紫色或淡紅色,鐘狀,冠檐近截形中微裂;雄蕊5,花絲基部擴大,貼生于花冠管基部,被小鱗毛;子房卵球形,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扁平。蒴果卵球形,外包宿存萼片。種子黑褐色,表面有小疣?;ㄆ谙募?。

    性狀

    性狀鑒別 根莖細長,直徑約1mm,表面灰黃色,有細縱皺紋。莖細長,常盤曲扭卷,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縱向棱線而扭曲;質(zhì)脆,易折斷。葉互生,有長柄,葉片淡綠色,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戟形。氣微味淡。

    化學(xué)成分

    根莖含防已內(nèi)酯(columbin),掌葉防已堿(palmatine)。葉含山柰酚-3-半乳苷(kaempferol-3-galacto-side)。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調(diào)經(jīng)。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小兒吐乳;疳積;五淋;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 10-30g。

    復(fù)方

    ①治小兒脾弱氣虛:面根藤根、雞屎藤做糕服。(《重慶草藥》)②治腎虛耳聾:鮮面根藤根、響鈴草各四兩。燉豬耳朵服。(《重慶草藥》)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白帶,通月經(jīng)并五淋,小兒嘔吐乳癥。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疳積和產(chǎn)后感冒。

    3.《陜西植藥調(diào)查》:調(diào)經(jīng),活血,滋陰,補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ō Yuán Jiǎ Liú Jué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波緣假瘤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Luerss.)H.Ito[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采收和......
  • 拼音注音Bō Yuán Sǒnɡ Mù別名紅刺腦包、頂天刺、龍牙楤木、三百棒、紫紅傘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波緣楤木的......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拼音注音Bō Luó Mì別名婆那娑、阿蔀亸(《酉陽雜俎》),曩伽結(jié)(《綱目》),優(yōu)珠曇、天婆羅(《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樹婆羅(《廣州植物志》),牛肚子果(《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果實......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葉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葉。功能主治①《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葉磨粉,熱之以敷創(chuàng)傷?!阿凇稄V西藥植名錄》:“治潰瘍?!坝梅ㄓ昧客庥茫貉心┤龌蛘{(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樹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浦参锬静_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性味《廣西中草藥》:“味淡澀?!肮δ苤髦巍稄V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