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貓胞衣

    《中藥大辭典》:貓胞衣拼音注音Māo Bāo Yī別名

    貓胞(《本經(jīng)逢原》)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貓科動物胎盤。

    歸經(jīng)

    ①《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經(jīng)。"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jīng)。"

    性味

    ①《本草從新》:"甘酸,溫。"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

    治噎膈反胃,胃脘痛。

    《綱目拾遺》:"治胃脘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焙干研末。

    復方

    ①治反胃吐食:貓胞衣燒灰,入朱砂末少許壓舌下。(《楊氏經(jīng)驗方》)

    ②治膈噎:貓初生胎衣,以新瓦焙干,研細末,每服一、二分,好酒送下。(《同壽錄》)

    ③治反胃:貓胞衣三個,好酒洗,同豬肉四兩,淡煮熟服之。(《鳳聯(lián)堂經(jīng)驗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貓胞衣拼音注音Māo Bāo Yī別名

    貓胞

    英文名Cat placenta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貓科動物家貓的胎盤。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eli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雌貓產(chǎn)仔時收集,洗凈,烘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性較馴良,愛清潔,善跳躍及攀援。視、聽覺靈敏;喜捕鼠類,好食葷腥之物。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飼養(yǎng)。

    原形態(tài)

    家貓,體長約為50cm,重2-3kg。頭圓吻短,上唇中央2裂,口周列生20-30根剛毛。眼較圓,耳豎立,多呈三角形。瞳孔于陽光下縮成線狀,黑暗中擴大成圓形。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尾較長,但短于體長。全身被軟毛,色澤不一,有白、黑、黃、灰色或雙色、三色相雜。我國各地飼養(yǎng)的家貓,絕大多數(shù)個體全身被有橫紋。

    歸經(jīng)

    脾;胃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溫

    功能主治

    和胃止嘔。主噎膈反胃;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焙干研末沖,每次6-9g。

    復方

    ①治反胃吐食:貓胞衣燒灰,入朱砂末少許壓舌下。(《楊氏經(jīng)驗方》)②治膈噎:貓初生胎衣,以新瓦焙干,研細末,每服一、二分,好酒送下。(《同壽錄》)③治反胃:貓胞衣三個,好酒洗,同豬肉四兩,淡煮熟服之。(《鳳聯(lián)堂經(jīng)驗方》)

    各家論述

    《綱目拾遺》:治胃脘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川腸草、屎瓜秧、甜瓜秧來源葫蘆科穿腸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功能主治祛火敗毒。主治痔瘡腫毒,漏瘡生管,臟毒滯熱,流水刺癢。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Qiào Huā別名獨竹草、納鬧紅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
  • 《中藥大辭典》:穿魚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別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原......
  • 來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乳癰初起,疔疽腫痛。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
  •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別名肺筋草、石上柏、鳳尾草、鴨頭草、銀肺筋草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中國藥用動物志》:應用同于海龍。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粗葉卷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