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毛楊梅皮

    拼音注音Máo Yánɡ Méi Pí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毛楊梅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結(jié)合栽培砍伐整枝,趁鮮剝?nèi)∏o皮和枝皮,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2500m的向陽山坡或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5-15m。樹皮灰褐色;小枝和芽密生氈毛,皮孔密而明顯。單葉互生,聚生于枝的上部,革質(zhì),楔狀倒卵形至倒披針狀倒卵形,長5-18cm,寬1.5-4cm,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少數(shù)圓齒或鋸齒,葉下面有極稀疏金黃色腺體。穗狀圓錐花序腋生;雄花序長6-8cm,苞片密,覆瓦狀排列,每苞片腋內(nèi)有一雄花,雄蕊3-7;雌花序因分枝極縮短,僅有1-4枚能孕苞片而似穗狀,長2-3.5cm,每苞片腋內(nèi)生一雌花,子房有2枚細長鮮紅色花柱枝。核果橢圓形,略壓扁,熟時紅色,外面有乳頭狀突起,外果皮肉質(zhì),多汁液及樹脂?;ㄆ?-10月,果熟期次年3-4月。

    化學(xué)成分

    莖皮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

    性味

    澀;性平

    功能主治

    澀腸止瀉;止血;止痛。主泄瀉;痢疾;崩漏;胃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Yóu Má Ténɡ別名牛馬藤、大血藤英文名Evergreen Mucuna Stem來源為豆科植物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 Hemsl.的藤莖。全年可采,除去枝葉,切片,曬干。生境分......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常春藤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別名三角楓、追風(fēng)藤、上樹蜈蚣、鉆天風(fēng)來源五加科常春藤屬植物中華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
  • 《中藥大辭典》:常春藤子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實。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遺》:“甘,溫,無毒?!肮δ苤髦巍侗静菔斑z》:“主風(fēng)血羸者,腹內(nèi)諸冷血閉,強腰腳,變白?!坝梅ㄓ昧績?nèi)服:......
  • 拼音注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別名花葉葉、小花草、花花草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凈,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紅河州南部熱帶半山坡的疏林草叢中。原形態(tài)直立草本。莖圓柱形,基部木質(zhì),被棕......
  • 《中藥大辭典》:慈烏拼音注音Cí Wū出處《綱目》來源為鴉科動物寒鴉的肉。生境分布棲于山區(qū)及平原的田野間,好群棲。主食農(nóng)作物的種子,亦吃昆蟲。分布幾遍全國,但南方較少。原形態(tài)寒鴉(《嘉佑本草》),又名:烏、鸒(《詩經(jīng)》),鵯鶋(《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