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彩斑桑勒草

    拼音注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別名

    花葉葉、小花草、花花草

    出處

    《紅河中草藥》

    來源

    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全株。夏、秋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紅河州南部熱帶半山坡的疏林草叢中。

    原形態(tài)

    直立草本。莖圓柱形,基部木質(zhì),被棕色短茸毛。葉對生,稍不相等,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3~9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而鈍,基部楔形,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綠色,具卵圓形白色斑點(diǎn),下面紫紅色,中脈背面隆起,側(cè)脈2~3對明顯;葉柄長1~2.5厘米,被棕色短茸毛??偁罨ㄐ蛞粋?cè)著生呈蝎尾狀,花瓣3枚,紅色,萼管漏斗狀。蒴果杯形,頂部3裂。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結(jié)合膜炎,肺結(jié)核,胃痛,骨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燉肉。外用:搗敷或搗汁滴眼。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鷴拼音注音Bái Xián別名鵯雉(《爾雅》),白鵯、白雉(《爾雅》郭璞注),越禽(《動物學(xué)大辭典》),銀雞(《脊椎動物分類學(xué)》),銀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生境分布多見于山地......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鶴靈芝拼音注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別名癬草來源爵床科白鶴靈芝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Lindau (R. communis Nees),以枝或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
  • 拼音注音Bái Hè J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東方栓菌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
  • 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別名白面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銀背藤(《廣西藥植名錄》),一匹綢(《廣西中草藥》)。出處《本草求原》來源為旋花科植物白鶴藤的莖葉。秋季采收。生境分......
  • 《中藥大辭典》: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出處《本草求原》性味澀甘,平。功能主治寬筋壯骨,浸酒用。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英文名Roo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