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荔枝殼

    《中藥大辭典》:荔枝殼拼音注音Lì Zhī Ké出處

    《本草蒙筌》

    來源

    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外果皮。

    性狀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規(guī)則的開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數小瘤狀突起,內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質而脆。

    化學成分

    含多酚氧化酶。

    功能主治

    治痢疾,血崩,濕疹。

    ①《綱目》:"痘瘡出發(fā)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

    ②《廣西中藥志》:"洗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外用:煎水洗。

    復方

    ①治赤白痢:橡實殼、甘草、荔枝殼、石榴皮。上等分,細銼。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普濟方》橡實散)

    ②治血崩:㈠荔枝殼燒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調服,每服二錢。(《同壽錄》)㈡荔枝殼30克,水煎服。

    ③解食荔枝過多,腹脹消化不良:荔枝殼水煎服。

    各家論述

    《本草求真》:"痘瘡不起,用殼煎湯以服,蓋取殼性溫補內托之意。然性燥,用當酌癥所宜,非若龍眼性主溫和,而資益甚多也。"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荔枝殼拼音注音Lì Zhī Ké英文名Litchi exocarp, Lichee exocarp出處

    出自《本草蒙筌》《綱目拾遺》:或飲荔枝酒過醉,則以荔枝殼浸水飲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儲藏:6-7月采收成熟的果實,在加工時剝取外果皮,曬干。

    生境分布

    分布于華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廣東和福建南部、臺灣、栽培最盛。

    原形態(tài)

    荔枝 常綠喬木,高10-15m。偶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10-25cm,或過之;小葉2或3對,少4對,小葉柄長7-8mm,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5cm,寬2-4cm,先端驟尖或尾狀短漸尖,全緣,無毛,薄革質或革質。圓錐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淺杯狀,深5裂,被金黃色短絨毛;花瓣5,基部內側有闊而生厚毛的鱗片;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mm;子房密被小瘤體和硬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cm,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ㄆ诖杭?,果期夏季。

    性狀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規(guī)則的開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數小瘤狀突起,內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質而脆。

    化學成分

    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歸經

    心經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除濕止痢;止血。主痢疾;血崩;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5-9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水洗。

    復方

    ①治赤白痢:橡實殼、甘草、荔枝殼、石榴皮。上等分,細銼。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普濟方》橡實散)②治血崩:荔枝殼燒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調服,每服二錢。(《同壽錄》)

    各家論述

    1.《本草求真》:痘瘡不起,用殼煎湯以服,蓋取殼性溫補內托之意。然性燥,用當酌癥所宜,非若龍眼性主溫和,而資益甚多也。

    2.《綱目》:痘瘡出發(fā)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

    3.《廣西中藥志》:洗濕疹。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i Wěi Sǔn別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萬花梢(《分類草藥性》),黃牛尾巴(《貴州民間方藥集》),竹林霄(《四川中藥志》)。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之根莖及根。夏,秋間采收。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qū)林......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日草來源菊科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各省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治痢疾,淋癥,乳頭癰。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患處。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步還陽丹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Yánɡ Dān別名鳥巢蘭來源蘭科兜被蘭屬植物二葉兜被蘭Neottianthe cucullata (L.) Schlecht.,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性味甘,平。功能......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靈草拼音注音Bǎi Línɡ Cǎo別名小白藥、小對節(jié)生、小掰角、長柄牛奶藤來源蘿藦科牛奶菜屬植物百靈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ng,以根或全株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毒性本品有毒,不......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百眼藤拼音注音Bǎi Yǎn Ténɡ別名爬山虎、咸魚頭、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葉羊角藤來源為茜草科巴戟屬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artl.,以全株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性味甘,涼。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