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草求原》
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葉片。
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
《本草求原》:"洗熱毒,理跌打。"
出自《本草求原》
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ucea javanica (L.) Mer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鴉膽子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3(-8)m,金株均被黃黃色柔毛。小枝具有黃白色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20-40cm;小葉5-11,通常7,對生,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偏斜,邊緣具三角形粗鋸齒,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脈上尤密。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狹長,可達50cm;雄花序長過于葉,萼片4,卵形,長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黃色硬伏毛,邊緣疏生腺體,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外面有硬毛,邊緣有腺體,雄蕊4,花盤發(fā)達,半球形;雌花序短于葉,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發(fā)育的花藥,花盤杯狀,4淺裂,心皮通常4,卵圓形,無毛,花柱反折,緊貼子房。核果橢圓形,紫紅色轉(zhuǎn)黑色,長約8mm,寬5-6mm,干時具凸起的網(wǎng)狀皺紋,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味苦;性寒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主癰腫疔瘡;毒蛇咬傷;濕疹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本草求原》:洗熱毒,理跌打。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草求原》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葉片。
化學(xué)成分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洗熱毒,理跌打。"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老鴉膽葉拼音注音Lǎo Yā Dǎn Yè英文名Leaf of Java Brucea出處出自《本草求原》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rucea javanica (L.) Mer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鴉膽子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3(-8)m,金株均被黃黃色柔毛。小枝具有黃白色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20-40cm;小葉5-11,通常7,對生,卵狀披針形,長4-11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偏斜,邊緣具三角形粗鋸齒,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脈上尤密。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狹長,可達50cm;雄花序長過于葉,萼片4,卵形,長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黃色硬伏毛,邊緣疏生腺體,花瓣4,長圓狀披針形,外面有硬毛,邊緣有腺體,雄蕊4,花盤發(fā)達,半球形;雌花序短于葉,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發(fā)育的花藥,花盤杯狀,4淺裂,心皮通常4,卵圓形,無毛,花柱反折,緊貼子房。核果橢圓形,紫紅色轉(zhuǎn)黑色,長約8mm,寬5-6mm,干時具凸起的網(wǎng)狀皺紋,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化學(xué)成分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主癰腫疔瘡;毒蛇咬傷;濕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各家論述《本草求原》:洗熱毒,理跌打。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