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升麻
毛茛科類葉升麻屬植物類葉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a auct. non L.],以根狀莖及全草入藥。秋季采集,分別曬干。
辛、微苦,涼。
清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百日咳。外用治犬咬傷。
2~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馬尾升麻
《貴州草藥》
為毛茛種植物類葉升麻的根莖。夏、秋采收。
多生于山坡灌木林中及草叢中,或溝邊陰處。分布貴州、四川、云南、甘肅、青海、陜西、山西、湖北、河北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莖塊狀,須根多數(shù),粗短,黑褐色。莖綠色,直立,有棱,疏被短毛。葉大型,2~3回3出復(fù)葉,互生,葉柄被毛;小葉片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5~7厘米,3裂,邊緣具銳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被白色毛??偁罨ㄐ蚧蚨趟霠罨ㄐ蝽斏?,花序梗被毛;苞片狹披針形;萼片4,花瓣狀,倒卵形,白色;退化雄蕊匙形;雄蕊多數(shù),花絲細瘦;心皮1枚,子房1室,胚珠多數(shù),柱頭扁平。漿果紫黑色,長橢圓形或球形。種子扁圓形,棕色,光滑?;ㄆ?~6月。果期6~8月。
辛微苦,涼。
驅(qū)風(fēng)解表,清熱鎮(zhèn)咳。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①治感冒頭痛:綠豆升麻、馬鞭草、水楊梅各五錢。煨水服。
②治百日咳:綠豆升麻根、黃果皮各三錢,土薄荷五錢。煨水服。
③治瘋狗咬傷:綠豆升麻葉適量。搗絨敷傷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兩,煨水服。
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類葉升麻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aea asiatica Hara[Actaea spicata L.var.asiatica(Hara)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洗凈泥土,切片,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3100m的山地林下、草地或溝邊陰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東部。
類葉升麻,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橫生,外皮黑褐色,有多數(shù)細根。莖直立,中上部被白色短柔毛。莖下部葉為三回三出近羽狀復(fù)葉;葉柄長10-17cm;葉片三角形,寬達27cm;頂生小葉卵形或?qū)捖褷盍庑?,長4-8.5cm,寬3-8cm,3裂,邊緣有銳鋸齒,側(cè)生小葉卵形或斜卵形,上面近無毛,下面脈上被毛;莖上部葉似莖下部葉,但較小,具短柄??偁罨ㄐ蛴卸鄶?shù)花;花序軸和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長約2mm;花梗長5-8mm;花兩性,萼片4,花瓣狀,白色,早落,倒卵形,長約2.5mm;花瓣6,匙形,長2-2.5mm,下部漸狹成爪;雄蕊多數(shù),長4-6mm;心皮1。漿果近球形,直徑約6mm,紫黑色;種子卵形,長約3mm,有3縱棱?;ㄆ?-6月,果期7-9月。
類葉升麻根有催吐和致瀉作用,動物食后發(fā)生腹瀉、嘔吐和嚴重的胃腸炎。果實種子有強烈局部刺激作用和全身麻醉作用。全株酊劑能抑制血中瘧原蟲的發(fā)育。
本品部分均有毒。
肺經(jīng)
辛;微苦;平
散風(fēng)熱;祛風(fēng)濕;透疹;解毒。主風(fēng)熱頭痛;咽喉腫痛;風(fēng)濕疼痛;風(fēng)疹塊;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宮脫垂;犬咬傷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①治感冒頭痛: 綠豆升麻、馬鞭草、水楊梅各五錢。煨水服。②治百日咳: 綠豆升麻根、黃果皮各三錢,土薄荷五錢。煨水服。③治瘋狗咬傷: 綠豆升麻葉適量。搗絨敷傷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兩,煨水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升麻
來源毛茛科類葉升麻屬植物類葉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a auct. non L.],以根狀莖及全草入藥。秋季采集,分別曬干。
性味辛、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感冒頭痛,百日咳。外用治犬咬傷。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綠豆升麻拼音注音Lǜ Dòu Shēnɡ Má別名馬尾升麻
出處《貴州草藥》
來源為毛茛種植物類葉升麻的根莖。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坡灌木林中及草叢中,或溝邊陰處。分布貴州、四川、云南、甘肅、青海、陜西、山西、湖北、河北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莖塊狀,須根多數(shù),粗短,黑褐色。莖綠色,直立,有棱,疏被短毛。葉大型,2~3回3出復(fù)葉,互生,葉柄被毛;小葉片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5~7厘米,3裂,邊緣具銳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被白色毛??偁罨ㄐ蚧蚨趟霠罨ㄐ蝽斏?,花序梗被毛;苞片狹披針形;萼片4,花瓣狀,倒卵形,白色;退化雄蕊匙形;雄蕊多數(shù),花絲細瘦;心皮1枚,子房1室,胚珠多數(shù),柱頭扁平。漿果紫黑色,長橢圓形或球形。種子扁圓形,棕色,光滑?;ㄆ?~6月。果期6~8月。
性味辛微苦,涼。
功能主治驅(qū)風(fēng)解表,清熱鎮(zhèn)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復(fù)方①治感冒頭痛:綠豆升麻、馬鞭草、水楊梅各五錢。煨水服。
②治百日咳:綠豆升麻根、黃果皮各三錢,土薄荷五錢。煨水服。
③治瘋狗咬傷:綠豆升麻葉適量。搗絨敷傷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兩,煨水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綠豆升麻拼音注音Lǜ Dòu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e of Asian baneberry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類葉升麻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aea asiatica Hara[Actaea spicata L.var.asiatica(Hara)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洗凈泥土,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3100m的山地林下、草地或溝邊陰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東部。
原形態(tài)類葉升麻,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橫生,外皮黑褐色,有多數(shù)細根。莖直立,中上部被白色短柔毛。莖下部葉為三回三出近羽狀復(fù)葉;葉柄長10-17cm;葉片三角形,寬達27cm;頂生小葉卵形或?qū)捖褷盍庑?,長4-8.5cm,寬3-8cm,3裂,邊緣有銳鋸齒,側(cè)生小葉卵形或斜卵形,上面近無毛,下面脈上被毛;莖上部葉似莖下部葉,但較小,具短柄??偁罨ㄐ蛴卸鄶?shù)花;花序軸和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長約2mm;花梗長5-8mm;花兩性,萼片4,花瓣狀,白色,早落,倒卵形,長約2.5mm;花瓣6,匙形,長2-2.5mm,下部漸狹成爪;雄蕊多數(shù),長4-6mm;心皮1。漿果近球形,直徑約6mm,紫黑色;種子卵形,長約3mm,有3縱棱?;ㄆ?-6月,果期7-9月。
藥理作用類葉升麻根有催吐和致瀉作用,動物食后發(fā)生腹瀉、嘔吐和嚴重的胃腸炎。果實種子有強烈局部刺激作用和全身麻醉作用。全株酊劑能抑制血中瘧原蟲的發(fā)育。
本品部分均有毒。
歸經(jīng)肺經(jīng)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散風(fēng)熱;祛風(fēng)濕;透疹;解毒。主風(fēng)熱頭痛;咽喉腫痛;風(fēng)濕疼痛;風(fēng)疹塊;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宮脫垂;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復(fù)方①治感冒頭痛: 綠豆升麻、馬鞭草、水楊梅各五錢。煨水服。②治百日咳: 綠豆升麻根、黃果皮各三錢,土薄荷五錢。煨水服。③治瘋狗咬傷: 綠豆升麻葉適量。搗絨敷傷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兩,煨水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