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姜狀三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 zingibernsis C.Y.Wu et Feng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姜塊狀根,除去泥土及細(xì)根,曬干或烘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東南部,現(xiàn)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主根肉質(zhì),呈姜塊狀;根莖匍匐生長,節(jié)間短而增厚。莖單一,暗綠色,有時至先端變紫色,具條紋,光滑無毛。掌狀復(fù)葉,3-7枚輪生于莖頂;葉柄長8-15cm,小葉3-5枚,小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中間葉片較大,長8-18cm,寬3.5-6cm,兩側(cè)小葉片較小,長6-11.5cm,寬3-4cm,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或微重鋸齒;兩面脈上疏生剛毛。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花80-100朵,總花梗長約25cm,疏被短柔毛,基部無苞片,小苞片線狀或狹披針形,簇生于小花梗基部;花萼杯狀,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冠綠色,花瓣5,三角狀長卵形;雄蕊5,花絲長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時向外彎曲。核果狀漿果,扁球狀腎形,成熟時紅色。種子2顆,三角狀半球形?;ㄆ?-8月,果期8-10月。
味苦;性溫
孕婦慎服。
散瘀;止血;定痛。主跌打損傷;內(nèi)外傷出血;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虛勞咳嗽;貧血
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姜狀三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 zingibernsis C.Y.Wu et Feng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姜塊狀根,除去泥土及細(xì)根,曬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東南部,現(xiàn)有栽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60cm。主根肉質(zhì),呈姜塊狀;根莖匍匐生長,節(jié)間短而增厚。莖單一,暗綠色,有時至先端變紫色,具條紋,光滑無毛。掌狀復(fù)葉,3-7枚輪生于莖頂;葉柄長8-15cm,小葉3-5枚,小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中間葉片較大,長8-18cm,寬3.5-6cm,兩側(cè)小葉片較小,長6-11.5cm,寬3-4cm,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或微重鋸齒;兩面脈上疏生剛毛。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花80-100朵,總花梗長約25cm,疏被短柔毛,基部無苞片,小苞片線狀或狹披針形,簇生于小花梗基部;花萼杯狀,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冠綠色,花瓣5,三角狀長卵形;雄蕊5,花絲長于花瓣;子房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時向外彎曲。核果狀漿果,扁球狀腎形,成熟時紅色。種子2顆,三角狀半球形?;ㄆ?-8月,果期8-10月。
性味味苦;性溫
注意孕婦慎服。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定痛。主跌打損傷;內(nèi)外傷出血;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虛勞咳嗽;貧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