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雀馬尾參

    拼音注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別名

    太子參

    出處

    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金雀馬尾參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l.) H. Huber[Aristolochia mairei Lev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300m的山地石罅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35cm。根肉質(zhì),叢生,細(xì)長,4-5條,長6-8cm。莖直立,細(xì)弱,上部有時(shí)纏繞于矮小植株上,無毛或其幼嫩部分有微毛。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3cm,寬0.8-1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葉面及葉柄具微柔毛,邊緣略反卷。聚傘花序腋生,幾無柄,有花1-3朵;花萼5裂,裂片狹披針形,內(nèi)面有腺體,花冠紫色,筒狀,長約3cm,花冠裂片5,先端連合,喉部略膨大;副花冠杯狀,著生于合蕊柱上,2輪,外輪裂片三角形,內(nèi)輪狹線形,先端略為膨大,比外輪長2倍;花藥先端無附屬體,花粉塊斜卵形,每室1個(gè),直立,內(nèi)角有1個(gè)透明薄膜,花粉塊柄平展,著粉腺菱形。蓇葖果披針形。種子頂端具白絹質(zhì)種毛。花期5月。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殺蟲。主癩瘡;疥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和全草:治癩瘡疥癬。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橙子拼音注音Chénɡ Zi別名橙(《上林賦》),黃橙(張籍),金橙(蘇軾),金球、鵠殼(《綱目》)。出處《食性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實(shí)。10月間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 《中藥大辭典》:橙子核拼音注音Chénɡ Zi Hé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蕓香種植物香橙的種子?;瘜W(xué)成分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zhì),以及苦味成分黃柏內(nèi)酯和鬧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氣,淋病,腰痛。①《綱目》:“面鼾粉刺,濕研,夜上涂之?!阿凇侗静萸笤?.....
  • 《中藥大辭典》:橙子皮拼音注音Chénɡ Zi Pí出處《開寶本草》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瘜W(xué)成分果皮含橙皮甙、揮發(fā)油、果膠、胡蘿卜素等。揮發(fā)油中主要為牻牛兒醛、檸檬烯等;還分離到大牻牛兒烯B、大牻牛兒烯D和雙環(huán)大牻牛兒烯。性味苫辛,......
  • 《中藥大辭典》: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jiǎng)e名黃果皮、理陳皮(《滇南本草》)。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剝下的果皮,曬干或烘干。性狀完整果皮呈瓣?duì)?,略似陳皮,但較厚實(shí),厚者可達(dá)2~3毫米。外表金黃色,粗......
  • 拼音注音Chénɡ ěr別名黃木耳來源藥材基源:為銀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實(shí)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闊葉樹倒木的樹皮上。資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