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貫眾
始載于《中藥鑒別手冊》。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金冠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chrysocoma (Christ)C.Ch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葉及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植株高達(dá)50cm。根莖直立或斜升,密被亮紅棕色、披針形鱗片,先端長鉆形,扭曲。葉簇生;葉柄禾午餐以,被卵圓披針形和線狀披針形兩種鱗片;葉片長圓形,長約30cm,中部寬8-12cm,先端短漸尖,基部略變狹,二回深羽裂;裂片全緣或有疏缺刻,小羽片或裂片邊緣具鈍齒;葉軸上被紅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顯著。孢子囊群蓋大,紙質(zhì)或角質(zhì),螺殼狀,成熟時完全籠罩孢子囊群。
根莖含白三叉蕨素、綿馬酸、黃三叉蕨酸。
心;肝;脾;大腸經(jīng)
苦;寒
清熱解毒;止血散瘀。主熱毒斑疹;金瘡;產(chǎn)后血氣脹痛;崩漏;帶下;衄血;痢疾
內(nèi)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止血散瘀、殺蟲的功能。用于金瘡、斑疹毒、產(chǎn)后血氣脹痛、紅崩帶下、衄血,痢疾。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貫眾
英文名Goldencoma Wood Fern出處始載于《中藥鑒別手冊》。
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金冠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chrysocoma (Christ)C.Ch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葉及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200m的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植株高達(dá)50cm。根莖直立或斜升,密被亮紅棕色、披針形鱗片,先端長鉆形,扭曲。葉簇生;葉柄禾午餐以,被卵圓披針形和線狀披針形兩種鱗片;葉片長圓形,長約30cm,中部寬8-12cm,先端短漸尖,基部略變狹,二回深羽裂;裂片全緣或有疏缺刻,小羽片或裂片邊緣具鈍齒;葉軸上被紅棕色、披針形鱗片;葉脈上面不明顯,下面顯著。孢子囊群蓋大,紙質(zhì)或角質(zhì),螺殼狀,成熟時完全籠罩孢子囊群。
化學(xué)成分根莖含白三叉蕨素、綿馬酸、黃三叉蕨酸。
歸經(jīng)心;肝;脾;大腸經(jīng)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散瘀。主熱毒斑疹;金瘡;產(chǎn)后血氣脹痛;崩漏;帶下;衄血;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止血散瘀、殺蟲的功能。用于金瘡、斑疹毒、產(chǎn)后血氣脹痛、紅崩帶下、衄血,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