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止咳菊
菊科菊花參Tanacetum delavayi Franch.。
四川、云南。
辛、甘,溫。
補(bǔ)肺止咳,化痰。主治肺虛咳嗽,久咳不止,支氣管炎。
菊花參2個(gè),臨睡前生吃。
金錢參、一顆松(《滇南本草》),半邊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滇南本草》
為龍膽科植物肉根龍膽的根。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生于山間疏林向陽坡地草叢中。分布云南等地。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約5厘米。根數(shù)條,肉質(zhì),細(xì)圓柱形或紡錘形,黃白色。無主莖。葉小,輻射狀平鋪地面;線狀披針形,長1.2~2.4厘米,寬約3毫米,先端尖,基部闊,彼此相抱,主脈于兩面均稍凸出,下面灰白色,全緣?;ㄇo自葉叢抽出,每花莖上有花1~2朵;紫藍(lán)色;花冠狹長,漏斗形,花瓣5。蒴果。
《滇南本草》:"味苦微甘,性微寒。"
益肺腎,退虛熱。治肺虛咳嗽,腎虛遺精、遺尿,虛勞發(fā)熱不退。
①《滇南本草》:"煮雞食補(bǔ)血,煮豬肉食補(bǔ)腎,煮羊肉食補(bǔ)氣。單食此參,退虛燒熱癥。""治勞傷虛熱不退,血?dú)馓撊?,形體消瘦,虛勞發(fā)熱,午后怯冷,夜間發(fā)熱,五心煩熱,天明出汗,盜汗等癥,男婦并皆治之。金錢參五錢,嫩母雞一只,去腸,入?yún)⒂陔u腹內(nèi),水煮爛服之?;蛩逵猛泓c(diǎn)服,亦可。"
②《云南中草藥》:"補(bǔ)虛,益肺,滋腎。治病后體虛,肺虛咳嗽,多夢,遺精,遺尿,小兒疳積。"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燉雞服。
①治肺虛咳嗽:菊花參,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虛燒不退:菊花參三錢,地骨皮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金錢參、一顆松、半邊錢、銅錢參、小人參、爬地參、白洋參水胖藥、小菊花參
出自《滇南本草》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肉根龍膽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Gentiana sarcorrhiza Ling et Ma ex T.N.Ho
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向陽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5cm。根肉質(zhì),數(shù)條,白色,紡錘形,長1.5-4.5cm,粗約4mm。無生莖。葉密集,叢生呈蓮座狀,近革質(zhì),葉片七狀披針形,長1.2-2.4cm,寬1.5-4mm,先端尖,基部闊,彼此相抱,主脈于兩面稍突起,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密生小刺狀毛,全緣。花莖自葉叢中抽出,每花莖有花1-3朵;花萼倒錐狀筒形,長5-7mm,外面具柔毛,裂片5,密生小刺狀腺毛,花冠淡紫藍(lán)色,漏斗形,長10-12mm,裂片5,卵形、褶卵橢圓形,先端截形,邊緣具不整齊細(xì)齒;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橢圓形,長2.5-3mm,具短柄,花柱短粗,柱頭2裂。蒴果先端外露,長圓狀匙形,先端圓,具寬翅,兩側(cè)邊緣具狹翅,果柄長至7mm。種子褐色,橢圓形,表面具網(wǎng)紋。花、果期4-7月。
《綱目拾遺》:菊花參,功同人參,力較遜。產(chǎn)云南東川府,巧家汛江邊。葉似菊花。
甘;微苦;性溫
益肺腎;退虛熱。主肺虛咳嗽;腎虛遺精;遺尿;虛勞發(fā)熱;病后體虛;頭昏多夢;自汗;盜汗;小兒疳積
內(nèi)服:煎湯,9-15g。
①治肺虛咳嗽:菊花參,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②治虛燒不退:菊花參三錢,地骨皮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止咳菊
來源菊科菊花參Tanacetum delavayi Franch.。
生境分布四川、云南。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補(bǔ)肺止咳,化痰。主治肺虛咳嗽,久咳不止,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菊花參2個(gè),臨睡前生吃。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菊花參拼音注音Jú Huā Shēn別名金錢參、一顆松(《滇南本草》),半邊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出處《滇南本草》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肉根龍膽的根。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間疏林向陽坡地草叢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約5厘米。根數(shù)條,肉質(zhì),細(xì)圓柱形或紡錘形,黃白色。無主莖。葉小,輻射狀平鋪地面;線狀披針形,長1.2~2.4厘米,寬約3毫米,先端尖,基部闊,彼此相抱,主脈于兩面均稍凸出,下面灰白色,全緣?;ㄇo自葉叢抽出,每花莖上有花1~2朵;紫藍(lán)色;花冠狹長,漏斗形,花瓣5。蒴果。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微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益肺腎,退虛熱。治肺虛咳嗽,腎虛遺精、遺尿,虛勞發(fā)熱不退。
①《滇南本草》:"煮雞食補(bǔ)血,煮豬肉食補(bǔ)腎,煮羊肉食補(bǔ)氣。單食此參,退虛燒熱癥。""治勞傷虛熱不退,血?dú)馓撊?,形體消瘦,虛勞發(fā)熱,午后怯冷,夜間發(fā)熱,五心煩熱,天明出汗,盜汗等癥,男婦并皆治之。金錢參五錢,嫩母雞一只,去腸,入?yún)⒂陔u腹內(nèi),水煮爛服之?;蛩逵猛泓c(diǎn)服,亦可。"
②《云南中草藥》:"補(bǔ)虛,益肺,滋腎。治病后體虛,肺虛咳嗽,多夢,遺精,遺尿,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燉雞服。
復(fù)方①治肺虛咳嗽:菊花參,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虛燒不退:菊花參三錢,地骨皮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菊花參拼音注音Jú Huā Shēn別名金錢參、一顆松、半邊錢、銅錢參、小人參、爬地參、白洋參水胖藥、小菊花參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肉根龍膽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Gentiana sarcorrhiza Ling et Ma ex T.N.Ho
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向陽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5cm。根肉質(zhì),數(shù)條,白色,紡錘形,長1.5-4.5cm,粗約4mm。無生莖。葉密集,叢生呈蓮座狀,近革質(zhì),葉片七狀披針形,長1.2-2.4cm,寬1.5-4mm,先端尖,基部闊,彼此相抱,主脈于兩面稍突起,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密生小刺狀毛,全緣。花莖自葉叢中抽出,每花莖有花1-3朵;花萼倒錐狀筒形,長5-7mm,外面具柔毛,裂片5,密生小刺狀腺毛,花冠淡紫藍(lán)色,漏斗形,長10-12mm,裂片5,卵形、褶卵橢圓形,先端截形,邊緣具不整齊細(xì)齒;雄蕊5,著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橢圓形,長2.5-3mm,具短柄,花柱短粗,柱頭2裂。蒴果先端外露,長圓狀匙形,先端圓,具寬翅,兩側(cè)邊緣具狹翅,果柄長至7mm。種子褐色,橢圓形,表面具網(wǎng)紋。花、果期4-7月。
性狀《綱目拾遺》:菊花參,功同人參,力較遜。產(chǎn)云南東川府,巧家汛江邊。葉似菊花。
性味甘;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益肺腎;退虛熱。主肺虛咳嗽;腎虛遺精;遺尿;虛勞發(fā)熱;病后體虛;頭昏多夢;自汗;盜汗;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復(fù)方①治肺虛咳嗽:菊花參,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②治虛燒不退:菊花參三錢,地骨皮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