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頂卷柏

    拼音注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別名

    紅骨草、馬尾草、百葉草、雞腳草

    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出處

    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黑頂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laginella picta A.Br.ex Bak.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密林下的陰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植株高約30-60cm。主莖直立,干后頂部變黑色。葉為整齊的二回羽狀,羽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15cm,頂端尾狀;小羽片通常單生,長約2.5-5cm,開展,接近;側葉密接,長圓狀披針形,鐮刀狀,先端鈍頭,長約4mm,寬約1.5mm,鮮綠色,不具緣毛,近有柄,基部上側楔形,下側圓形,葉緣近全緣;中葉斜長圓形,長1.5-2mm,寬0.5mm,頂端近尾尖,上面呈灰白色。孢子囊穗著生于小羽片先端,四棱形,呈長尾狀,長6-12mm,直徑約1.5mm;孢子葉卵形,具尾尖,主脈隆起,呈龍骨狀。孢子囊圓腎形,大孢子囊生在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囊穗上部。

    歸經

    入肺、胃、大腸三經

    性味

    淡;澀;平

    功能主治

    涼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傷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理,研末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淡,澀、性平。有涼血止血、消炎止痛、舒筋活絡的功能。用于咳血、吐血、胃疼、痢疾、跌打損傷及外傷出血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川木香別名木香、鐵桿木香、槽子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
  • 別名官桂皮[四川]、桂皮來源樟科樟屬植物銀葉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樹皮入藥。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剝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銀葉桂的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儲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徑達12-15cm時,在5-......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別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樹皮。全年可采,以春季為好,曬干。生境......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別名棠梨刺來源薔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實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貴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溫。功能主治消食積,化瘀滯。主治肉食積滯,消化不良,泄瀉,痛經,產后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