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貴州民間藥物》
為菊科植物糙葉斑鳩菊的根。秋季采集。
生于草坡。分布云南、貴州、廣東等地。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密被柔毛,少分枝,葉互生,有短柄;橢圓狀披針形,長3.5~8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鋸齒,兩面密被柔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具葉的圓錐花序;每小柄上具頭狀花序1對;總苞筒狀,苞片3~4列。紫紅色,外層的極短;花全為管狀,淡紫色;冠毛白色。
辛甘,溫。
發(fā)表散寒。治風(fēng)寒感冒。
內(nèi)服:煎湯,3~5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菊科植物糙葉斑鳩菊的根。秋季采集。
生境分布生于草坡。分布云南、貴州、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00厘米,密被柔毛,少分枝,葉互生,有短柄;橢圓狀披針形,長3.5~8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鋸齒,兩面密被柔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具葉的圓錐花序;每小柄上具頭狀花序1對;總苞筒狀,苞片3~4列。紫紅色,外層的極短;花全為管狀,淡紫色;冠毛白色。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治風(fēng)寒感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