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鼠肉

    《中藥大辭典》:黃鼠肉拼音注音Huánɡ Shǔ Ròu出處

    《飲膳正要》

    來源

    為松鼠科動(dòng)物黃鼠。

    生境分布

    分布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山東、陜西、甘肅等地。

    原形態(tài)

    黃鼠(《飲膳正要》),又名:禮鼠、拱鼠(《韓昌黎集》),貔貍(《綱目》),地松鼠、大眼賊、蒙古黃鼠。

    體長(zhǎng)約20厘米,尾長(zhǎng)約6厘米。體形細(xì)長(zhǎng),頭大,耳殼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發(fā)達(dá),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跖被毛。有頰囊。雌體有乳頭5對(duì)。全身毛草黃色,并雜有褐黑色。額、頭部較深,為黃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為白色。尾毛草黃色。夏毛較冬毛短而色深。

    棲于草原或沙地,穴居,白晝活動(dòng)。冬眠期較長(zhǎng)。食物主要為草本植物的莖、葉,或野菜、大豆幼苗等。并常盜食大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亦食昆蟲。

    性味

    《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注意

    《飲膳正要》:"多食發(fā)瘡。"

    功能主治

    《綱目》:"潤(rùn)肺生津,煎膏貼瘡腫,解毒止痛。"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黃鼠肉拼音注音Huánɡ Shǔ Ròu別名

    禮鼠、拱鼠、貔貍、豆鼠、禾鼠、大眼賊、草原黃鼠、蒙古黃鼠、達(dá)呼爾黃鼠

    英文名Ground squirrel, Suslik出處

    出自《飲膳正要 》?!毒V目》:黃鼠,出太原、大同,延綏及沙漠諸地皆有之。遼人尤為珍貴。狀類大鼠,黃色而足短善走,極肥,穴居有土窖,如床榻之狀者則牧牡所居之處,秋時(shí)畜豆粟草木之實(shí)以御冬,各為小窖,別而貯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松鼠科動(dòng)物黃鼠的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tellus dauricus Brandt

    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間捕捉,捕殺后剝皮,除去內(nèi)臟,取肉,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草原或沙地。穴居,夜伏晝出。食物以草本植物的莖、葉或野菜、大豆幼苗等為主,秋后盜食黃豆、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等地。

    原形態(tài)

    黃鼠,體長(zhǎng)約20cm,尾長(zhǎng)約6cm。體形細(xì)長(zhǎng),頭大,耳郭短小,眼甚大。前肢趾爪發(fā)達(dá),大而且直,前足掌裸,后足跖被毛。有頰囊。雌體有乳頭5對(duì)。全身被草黃色毛,并雜有黑褐色。額、頭部較深,為黃褐色。上下唇及眼圈均為白色。尾毛草黃色,夏毛較冬毛而色深。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平

    注意

    《飲膳正要》:“多食發(fā)瘡?!?/p>功能主治

    潤(rùn)肺止津;解毒止痛。主瘡毒腫痛

    用法用量

    外服:適量,熬膏貼高分子

    各家論述

    《綱目》:潤(rùn)肺生津,煎膏貼瘡腫,解毒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來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滋陰平肝,止咳潤(rùn)腸。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風(fēng)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用法用量鮮品2~4兩......
  • 《中藥大辭典》:菠菜子拼音注音Bō Cài Zǐ別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shí)?;瘜W(xué)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蘇糖。歸經(jīng)入脾、肺二經(jīng)。性味性微溫,味微辛甜。功能主治祛風(fēng)明目,開通關(guān)竅,利腸胃。(性味以下出《滇......
  •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鳳梨科植物鳳梨的根或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采......
  • 拼音注音Bō Luó Pí?jiǎng)e名波羅、番婁子、露兜子、地菠蘿、草菠蘿出處本品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以露兜子為名。云:“露兜子產(chǎn)廣東,一名波羅,生山野間,實(shí)如蘿卜,上生葉一簇,尖長(zhǎng)深齒,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zhǎng)大,抽莖結(jié)子......
  • 《中藥大辭典》:萆薢拼音注音Bì Xiè別名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jié)(《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薢(《本草從新》),金剛、硬飯團(tuán)(《植物名實(shí)圖考長(zhǎng)編》),山田薯、土薯蕷(《泉州本草》),麻甲頭(《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