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石脂

    拼音注音Huánɡ Shí Zhī別名

    黃符

    出處

    黃石脂始載于《本經(jīng)》,列為上品。

    1.《吳普本草》云:“或生嵩山(今河南登封縣北),色如豚腦、雁(《別錄》作‘鷹’,一作‘鶯’)雛。采無時?!?.《品匯精要》云:“黃石脂,文理膩,綴唇者為上。質(zhì)類滑石酥軟,色黃?!睋?jù)古本草所述黃石脂與赤石脂、白石脂性狀相同,性味功效亦相類似(見“赤石脂”條),僅顏色不同而已,這是因五石脂的主礦物組分均為硅酸鹽類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硅酸鹽類水云母族礦物水云母—伊利石(含氫氧化鐵)或(和)高嶺石族礦物高嶺石一多水高嶺石為主要組分的細分散多礦物集合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mica;Halloysite

    采收和儲藏:采挖后,除去雜質(zhì)。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主要是酸性火成巖或火山巖蝕變產(chǎn)物,山西、河北、河南及華南許多省區(qū)均有產(chǎn)出;在華南瓷土產(chǎn)區(qū)多與白石脂、赤石脂共存。風化帶淋濾富集的水云母質(zhì)黃石脂,多出現(xiàn)于赤石脂層之下。

    2.高嶺石-多水高嶺石 參見“赤石脂”條。

    資源分布:產(chǎn)黑龍江、四川、貴州。

    原形態(tài)

    1.個體片狀,集合體鱗片狀、薄片狀分散或呈致密到疏松的塊體(呈膠體分散狀態(tài)的水云母,特稱伊利石Illite);白色,因吸附有少量氫氧化鐵而呈黃色;或帶灰、紅、綠色調(diào)。致密塊體呈油脂狀光澤,斷口貝殼狀到似貝殼狀;疏松塊體呈土狀光澤,斷口不平,有孔隙。硬度2-3。相對密度2.5-2.8。有滑感,粘舌。質(zhì)純者的離子交換能力和吸附性低于含多水高嶺石或蒙脫石-囊脫石;粒度粗的不如粒度細的更具吸附力。

    另含少量石英;微量元素種類與量比取決于原生礦物的成因類型。

    2.高嶺石一多水高嶺石參見“赤石脂”條。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為不規(guī)則塊狀。黃色或深黃色,有的帶有深黃色花紋或斑點。油脂光澤或土狀光澤。質(zhì)較硬,輕砸可碎,斷面不平坦,顯層狀。摸之較滑膩,微有吸水性,舐之略粘舌。微有土腥氣,味淡。以色黃、有光澤、無雜質(zhì)者為佳。

    化學成分

    主要為含水硅酸鋁鉀[KAl(Si4O10)(OH)8·4H2O],并含有混入物Fe(OH)3·nH2O,因此顯黃色。另外還含有鎂、鈣、鈦、鋇、錳等微量元素。

    鑒別

    (1)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 水云母9.98(2),4.98(1),4.46(1);多水高嶺石 2.45(1);石英4.25(2),3.34(10),2.45(1)。由此表明黃石脂系由水云母、多水高嶺石、石英等礦物組成。

    (2)差熱分析曲線 吸熱170℃(小), 315℃(小),575℃(中);放熱285℃(微)。

    歸經(jīng)

    脾;大腸經(jīng)

    性味

    苦;平;無毒

    注意

    有濕熱積滯者慎服。

    1.《雷公炮炙論》:“不得食卵味?!?.《本草經(jīng)集注》:“惡細辛,畏蜚鐮?!?.《新修本草》:“畏黃連、甘草、蜚蠊?!?.《日華子》:“五色石脂:畏黃芩、大黃?!?/p>功能主治

    健脾澀腸;止血斂瘡。主泄痢膿血;癰疽惡瘡;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20g,打碎先煎。

    各家論述

    《別錄》:“黃石脂生嵩高山,色如鶯雛。采無時。”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ān è Shān Zhū Yú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川鄂山茱萸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nus chinensis Wang er.[Macro-carpium chinense(Wanger.)Hutch.]......
  • 《中藥大辭典》:川防風拼音注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別名竹節(jié)防風(《四川中藥志》),毛前胡、西風(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出處《中藥志》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凈,曬干。生境分布野生在多石礫的草原、山......
  • 來源麻黃科川麻黃Ephedra minuta Flori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四川。性味苦,溫。功能主治祛寒發(fā)汗,平喘利尿,散瞳升壓。主治感冒無汗,頭痛身痛,麻疹水腫。用法用量0.5~3錢。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短序鵝掌柴的莖皮和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
  • 《中國藥典》:常山拼音注音Chánɡ Shān別名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葉]英文名RADIX DICHROAE來源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干燥根。其嫩葉稱“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