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瓦韋

    拼音注音Huánɡ Wǎ Wéi別名

    金雞尾、大石韋、七星劍(《貴州民間藥物》),瓦韋,石茶(《寧夏中草藥手冊(cè)》)。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黃瓦韋全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巖石上。分布西南、廣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不及30厘米。根狀莖橫走,疏被棕色鱗片,鱗片卵圓形,鈍頭,全緣。葉片披針形,長(zhǎng)約23厘米,賞2.5厘米,兩端漸尖,革質(zhì),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被鱗片,葉脈不明顯。孢子囊群大形,斜矩圓形,著生于中脈與葉緣之間。

    性味

    《貴州民間藥物》:"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止血。治發(fā)熱咳嗽,尿路感染,瘡癰腫毒。

    ①《貴州民間藥物》:"全草:解熱。治發(fā)燒,止咳嗽。孢子囊:炒后研末。外治小兒白口瘡及刀傷出血。"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cè)》:"清熱,利尿,解毒,止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研末撒。

    復(fù)方

    ①治發(fā)燒:七星劍根兌酒搗爛,取汁服。(《貴州草藥》)

    ②治尿路感染,小便澀痛,尿血:瓦韋、蒲黃各三鎮(zhèn),茅根一兩。水煎服。

    ③治瘡癰腫毒:瓦韋三錢,水煎服;或鮮瓦韋適量,搗爛外敷。

    ④治外傷出血:瓦韋適量,焙干,研細(xì)末,撒敷傷口。

    ⑤解硫黃中毒:瓦韋三錢。水煎服。(②方以下出《寧夏中草藥手冊(cè)》)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別名綠萼梅(《綱目拾遺》),綠梅花(《藥材學(xué)》)。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曬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性狀干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
  • 拼音注音Bái Duàn來源椴樹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樹皮、根。生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癆傷初起:樹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紅糖,沖黃酒或白酒,早晚飯前分服。久咳:根7~8錢,曬干蜜炙,水煎,......
  • 拼音注音Bái Nán Mù別名美人柴、粘柴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刨花潤(rùn)楠的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用寬刨刀刨成寬約4cm的薄片,曬干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土壤......
  • 拼音注音Bái Lǎn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根。功能主治清咽,解毒,利關(guān)節(jié)。治咽喉腫痛,腳氣,筋骨疼痛。①《嶺南采藥錄》:“治腳氣,白濁?!阿凇度荼静荨罚骸爸侮P(guān)節(jié)風(fēng)濕?!坝梅ㄓ昧?jī)?nèi)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含......
  • 拼音注音Bái Lánɡ Pí?jiǎng)e名色告白、榔皮樹。來源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絨毛蘋婆的樹膠。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Sterculia villosa Roxb.[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