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野高粱

    拼音注音Yě Gāo Liɑnɡ別名

    水濱升麻、假升麻、假淫羊藿(《云南中草藥》),紅升麻、野澤蘭(《云南中草藥選》)。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溪畔落新婦全草。秋、冬采收,洗凈切斷,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水溝邊或潮濕處。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l米。根莖粗壯,黃褐色。葉基生,1~2回羽狀復葉;小葉卵狀心形,長4~6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偏斜,邊緣有尖銳重鋸齒,兩面均被剛毛;葉柄細長,密生棕色長柔毛。大圓錐花序頂生,有棕色長柔毛;花粉紅色;雄蕊5。結(jié)蓇葖果;種子多數(shù)。花期春季。

    性味

    《云南中草藥》:"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藥》:"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慢性胃炎,跌打損傷。"

    ②《云南中草藥選》:"全草祛風除濕。治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研末調(diào)敷。

    復方

    治黃水瘡:野高梁根研末,香油調(diào)勻敷患處。(《云南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o Tóu Xiàn別名野莧菜、光莧菜來源莧科莧屬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種子入藥。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用于腸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毒蛇咬傷。用法用......
  • 《中藥大辭典》:凹樸皮拼音注音āo Pǔ Pí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木蘭科植物鵝掌楸的樹皮。生境分布野生于山谷林內(nèi)或陰坡水溝邊;或栽培作觀賞。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鵝掌楸,又名:馬褂樹、雙飄樹。落葉喬木,高達1......
  • 拼音注音āo Wǎ Wéi別名藏瓦韋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棕鱗瓦韋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
  • 拼音注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別名毛麝香、山薄荷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
  • 《中藥大辭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百金花的帶花全草。開花時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