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魚眼

    別名

    爛頭缽、龍眼睛。

    英文名

    Caulis Phyllanthi Reticulati。

    來源

    大戟科植物無毛龍眼睛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 var. glaberMuell.-Age.的莖。

    植物形態(tài)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5~5米。莖褐色,無毛。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至寬卵形或近圓形,頂端急尖或鈍圓,基部鈍圓,邊緣背卷,下面主脈略帶紫色;托葉三角狀鉆形,后期略成刺狀。通常1朵雌花和2~3朵雄花同生于小枝的葉腋;雄花萼片5,卵形,彼此不相等,雄蕊5,3枚合生,2枚分離,腺體5枚,鱗片狀;雌花萼片寬卵形,不相等;花柱頂端2裂,裂片線形,卷曲。果近球形,漿果狀,紅色?;ㄆ?~7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山谷。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切片,曬干。

    性狀

    橢圓形斜切片,直徑2~4厘米,厚約0.5厘米。表面淺褐色至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塊狀及縱紋。切面褐紅色。氣微,味淡、澀。

    性味歸經(jīng)

    性平,味微澀。有小毒。歸經(jīng)未知。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散瘀消腫。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yīng)用

    用量9~15克,煎服或浸酒服。用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

    主要成分

    紅魚眼是大戟科植物無毛龍眼睛或龍眼睛的干燥莖。其具有祛風活血,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痛,跌打損傷等痹證。

    注意

    尚不明確。

    摘錄

    其他

    摘錄其他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Dì Chá別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葉底珠英文名Japanese Ardisia Herb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 B1.的全株。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拼音注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別名木質(zhì)山海螺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小葉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W.Smith]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根,洗凈,切片,......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別名楊梅(《云南中草藥》)。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楊梅科植物矮楊梅的根皮、莖皮或果實。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果實:夏季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2米。......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別名楊梅果、滇楊梅、酸楊梅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儲藏:夏季果實將成熟時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根皮、莖皮或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剝?nèi)「ず颓o皮,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