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樹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當娜(傣名)。
《廣西藥植名錄》
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莖或葉。全年可采。
生于熱帶林中及河谷、丘陵、砂巖。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小喬木,高3米。樹皮灰色,枝被毛,皮孔明顯。單葉對生,卵圓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4~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被疏毛,下面毛較密,葉脈尤為明顯;葉柄長約1厘米,全緣。傘房花序頂生,花金黃色,有葉狀白色苞片,長7~9厘米,寬4~5厘米,柄長3~4厘米。蒴果卵圓球形或橢圓狀倒卵形,成熟時頂部室裂。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甘,平。"
①《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聲啞。"
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根、莖: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治氣管、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
內服:根、莖:煎湯,0.5~1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樹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當娜(傣名)。
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莖或葉。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于熱帶林中及河谷、丘陵、砂巖。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小喬木,高3米。樹皮灰色,枝被毛,皮孔明顯。單葉對生,卵圓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4~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被疏毛,下面毛較密,葉脈尤為明顯;葉柄長約1厘米,全緣。傘房花序頂生,花金黃色,有葉狀白色苞片,長7~9厘米,寬4~5厘米,柄長3~4厘米。蒴果卵圓球形或橢圓狀倒卵形,成熟時頂部室裂。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甘,平。"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聲啞。"
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根、莖: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治氣管、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服:根、莖:煎湯,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