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葉花椒

    《中藥大辭典》:大葉花椒拼音注音Dà Yè Huā Jiāo別名

    見血飛(《湖南藥物志》),山批杷、鐵桿椒、巖花椒(《貴州草藥》),蚌殼花椒、單面針、鉆山虎(《四川常用中草藥》)。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大葉花椒果實(shí)種子。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灌木叢中,尤以石灰?guī)r山坡多見。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陜西、湖南、河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近蔓生的灌木,高1~3.5米。根皮黃色,粗糙,斷面呈"人"字形紋。莖有褐色皮刺。羽狀復(fù)葉互生,長25~30厘米;小葉5~9片,近對生,通常革質(zhì),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8~15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郎廣楔形,全緣,兩面光滑;有短的小葉柄;小枝、葉軸、總?cè)~柄、有時(shí)葉片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銳刺。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較葉短;苞片小,卵圓形;花單性;雄花序細(xì)長,雄花萼片4,卵圓形,花瓣4,黃色,雄蕊花絲較花瓣長;雌花與雄花相似,無退化雄蕊,心皮4枚。蓇葖果,扁橢圓形,密集成簇,淡褐色,有皺紋,稍似蚌殼狀。種子球形,黑色,有光。花期4~5月。果期6~8月。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藥》:"辛澀,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湖南藥物志》:"治婦女月經(jīng)過多。"

    ②《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疝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

    治婦女月經(jīng)過多:大葉花椒五錢,月月紅(花葉)三錢,棣棠花二錢。水煎,加紅糖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大葉花椒拼音注音Dà Yè Huā Jiāo別名

    大花椒、山枇杷、巖藥椒、鐵桿椒、蚌殼花椒、鉆山虎。

    英文名Fruit of Shellfish Pricklyash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蜆殼花椒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Z.bodinieri Levl.;Fagara dissita Engl.]

    采收和儲藏:8-9月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摘,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900m的疏林或灌木叢中,尤以石灰?guī)r山坡多見。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陜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蜆殼花椒 常綠木質(zhì)藤本,幼時(shí)為灌木狀,高1-3.5m。莖、枝著生略下彎的皮刺。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堅(jiān)紙質(zhì)至革質(zhì);葉柄長1-4cm;小枝、葉軸、總?cè)~柄及有時(shí)葉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銳皮刺;小葉柄長2-8mm;小葉片3-9,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外形,長7-16cm,寬3-6cm,先端漸尖,略彎斜,葉基廣楔形,兩側(cè)略不等,全緣,兩面光滑,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青色。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較葉短;苞片小,卵圓形;萼片4,廣卵形,長約1mm;花瓣4,卵狀長圓形,長4-5mm,寬2-2.5mm;雄花黃色,雄蕊4,伸出花瓣外;退化心皮小,先端2-4叉裂;雌花與雄花相似,無退化雄蕊。蓇葖果成熟時(shí)淡褐色,外形似蚌殼狀,密集成簇。種子球形,直徑6-7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9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果實(shí)外形似蜆,直徑8-9mm。果皮表面紅色,或黃褐色,極皺縮,愈向四周愈扁薄,邊緣有一弧形凸環(huán),先端尖,呈彎喙?fàn)?。果皮質(zhì)韌,內(nèi)含種子,種子形如黑豆,直徑5-6mm。氣濃厚,味麻而苦。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辛;溫;小毒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調(diào)經(jīng)。主疝氣痛;有經(jīng)過多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

    1.《湖南藥物志》:治婦女月經(jīng)過多。2.《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疝氣。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寸金草拼音注音Cùn Jīn Cǎo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寸金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邊。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33厘米。根叢生,長約10~12厘米。莖......
  • 拼音注音Chónɡ Shù Jué英文名Harland's Chien Fern出處始載于《植物分類學(xué)報(bào)》。來源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hienioperis harlandii (Hook. ......
  • 拼音注音Chuān Wū別名烏頭、五毒根英文名RADIX ACONITI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圓錐形,......
  • 《中藥大辭典》:川烏頭拼音注音Chuān Wū Tóu別名川烏(《金匱要略》)出處侯寧極《藥譜》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塊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莖葉,然后將子根摘下,與母根分開,抖凈泥土,曬干。生境分布主要栽培于四川、......
  • 拼音注音Chuān Dǎnɡ Shēn別名天寧黨參、巫山黨參、單枝黨參英文名Szechwan Asiabell Root來源為桔梗科植物川黨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叢中。產(chǎn)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