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地莓子

    《中藥大辭典》:地莓子拼音注音Dì Méi Zǐ別名

    黃帽子、黃刺兒根

    出處

    《陜西中草藥》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黃果懸鉤子。春、秋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溝石礫灘地及土層較厚處.分布陜西、甘肅,青海、四川等省。

    原形態(tài)

    低矮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全體疏生墓部膨大的皮刺。莖匍甸或向上,高10~30厘米。3出復(fù)葉,互生;小葉長(zhǎng)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生小葉幾比側(cè)生小葉大1倍,長(zhǎng)4~6厘米,近基部常有2淺裂,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無(wú)毛,下面脈上有刺;葉柄和葉軸散生皮刺;托葉披針形,有疏齒?;ㄐ。咨?,單生或2~3朵形成傘房花序腋生或頂生;萼裂片卵形,先端尾尖,外面密被細(xì)刺,內(nèi)面有毛;雄蕊和雌蕊均為多數(shù)。聚合果扁球形,橙黃色。

    性味

    酸,微寒。

    功能主治

    消炎止痛。治結(jié)膜炎,瞼緣炎,無(wú)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地莓子拼音注音Dì Méi Zǐ別名

    黃帽子、黃刺兒根

    英文名Root of Yellowfruit Raspberry出處

    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黃果懸鉤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et Franch.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Rubus xanthocarpus Bur.et Franch.

    采收和儲(chǔ)藏:春、秋季挖根,除去莖葉及細(xì)根,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3200m的山坡、路旁、林緣、林中或山溝石礫灘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安徽、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黃果懸鉤子 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莖葡匐或向上,高30-50cm。小枝具棱,疏生基部膨大的小皮刺。葉互生;葉柄和葉軸散生皮刺;小葉3枚,有時(shí)5枚,長(zhǎng)圓形,稀卵狀披針形,頂生小葉長(zhǎng)5-10cm,寬1.5-3cm,基部常有2淺裂片,側(cè)生小葉長(zhǎng)寬為頂生小葉之半,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無(wú)毛,下面脈上有刺?;?-4朵成傘房狀花序,花梗疏生皮刺;花白色,直徑1-2.5cm;萼裂片外面密生細(xì)刺,內(nèi)面有毛。聚合果房球形或半圓形,直徑1-1.2cm,橘黃色?;ㄆ?-6月,果期8月。

    栽培

    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rùn)環(huán)境。一般土壤都可栽培。

    2.種植用種子繁殖。四川地區(qū)在3月播種。開1.5米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30cm開穴,深約7cm,每穴播種子約10粒,每畝用種子2-3斤,播后施人畜糞水。

    3.在6、10月再各除草、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糞水為生,最后1次可施土雜肥。

    4.病蟲害防治蟲害有毛蟲,發(fā)現(xiàn)時(shí)捕殺,也可用6%可濕性六六六防治。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酸;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風(fēng)火爛眼;目赤腫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Gǔ Shénɡ來源藥材基源:為石杉科植物有柄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r.petiolatus(Clarke)Ching......
  • 來源銼石鱉科銼石鱉屬動(dòng)物函館銼石鱉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以全蟲入藥。夏秋捕捉,微火烘干或曬干。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氣管炎。用法用量1錢,研粉或壓片分2~3次服。摘錄《......
  • 拼音注音Bā Jiǎo Wū別名活血蓮[湖北、湖南]、金杯盂、獨(dú)腳蓮[福建]、橐吾、鐵冬莧、大馬蹄、大馬蹄香、馬蹄當(dāng)歸、一葉蓮來源為菊科大吳風(fēng)草屬植物大吳風(fēng)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
  • 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別名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來源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華瓜木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葉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跌打接骨?!皬?fù)方①治乳結(jié)疼痛:八角楓葉數(shù)十張,抽去粗筋,搗爛敷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