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鴟肉

    《中藥大辭典》:鴟肉拼音注音Chī Ròu出處

    《食療本草》

    來源

    為鷹科動物白尾鷂。

    功能主治

    ①《食療本草》:"食之治癲癇疾。"

    ②《綱目》:"食之,消雞肉、鵪鶉成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鴟肉拼音注音Chī Ròu英文名Sparrow hawk as food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鷹科動物白尾鷂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rcus cyaneus cyaneus (Linnaeus)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開闊地區(qū),常單獨(dú)生活。飛行輕捷。

    資源分布:繁殖在東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國境內(nèi),為旅鳥和冬候鳥。

    原形態(tài)

    白尾鷂,體長約48cm。嘴黑,基部帶藍(lán);蠟?zāi)ぞG黃。虹膜黃色。上體包括兩翅的表面大都藍(lán)灰色;額、頭頂青灰色,后頭綴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也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額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臉盆狀;外側(cè)6枚初級飛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緣,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純白,中央1對尾羽與背同色,次2對亦灰而具灰橫斑,外側(cè)尾羽大都白色,亦雜以灰暗橫斑。胸與頭同,但色較淡;脅、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純白。腳與趾均黃,爪黑。雌鳥上體大都暗褐;下體棕黃,而雜以棕褐色縱紋。

    歸經(jīng)

    肝;脾;胃經(jīng)

    性味

    咸;平

    功能主治

    壯骨益氣;定驚消積。主軟乏力;癲癇;肉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食療本草》:食之治癲癇疾。

    2.《綱目》:食之,消雞肉、鴟鶉成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別名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來源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華瓜木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葉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跌打接骨。“復(fù)方①治乳結(jié)疼痛:八角楓葉數(shù)十張,抽去粗筋,搗爛敷中指(......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根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別名白龍須(《簡易草藥》),白金條(《分類草藥性》),白筋條(《四川中藥志》)。出處《簡易草藥》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根、須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須根,洗凈,......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花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別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6月采。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治頭風(fēng)痛及胸腹脹滿。研末......
  • 《中國藥典》:八角茴香拼音注音Bā J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冬二季果實(shí)由綠變黃時(shí)采摘,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