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澤瀉科植物草澤瀉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
采收和儲(chǔ)藏:秋后采挖,洗凈,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湖邊、水塘、沼澤、溝邊及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草澤瀉,多年生沼生草本。塊莖較小,或不明顯。葉多數(shù),叢生;葉柄長(zhǎng)2-31cm,粗壯,基部膨大呈鞘狀;葉片披針形,長(zhǎng)2.7-12.4cm,寬0.6-1.9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脈3-5條,基出。花葶高13-80cm;花序長(zhǎng)6-56cm,具2-5輪分枝,每輪分枝3-9枚,或更多,分枝粗壯;花兩性,花梗長(zhǎng)1.5-4.5cm;外輪花被片廣卵形,長(zhǎng)2.5-4.5mm,寬1.5-2.5mm,內(nèi)輪花被片白色,大于外輪,近圓形;花藥橢圓形;心皮輪生,排列整齊,花柱向背部反卷。瘦果兩側(cè)壓扁,倒卵形。種子紫褐色?;ü?-9月。
味甘;淡;性寒
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小便淋瀝澀痛;水腫;泄瀉
內(nèi)服:煎湯,3-15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藥材基源:為澤瀉科植物草澤瀉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
采收和儲(chǔ)藏:秋后采挖,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湖邊、水塘、沼澤、溝邊及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原形態(tài)草澤瀉,多年生沼生草本。塊莖較小,或不明顯。葉多數(shù),叢生;葉柄長(zhǎng)2-31cm,粗壯,基部膨大呈鞘狀;葉片披針形,長(zhǎng)2.7-12.4cm,寬0.6-1.9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脈3-5條,基出。花葶高13-80cm;花序長(zhǎng)6-56cm,具2-5輪分枝,每輪分枝3-9枚,或更多,分枝粗壯;花兩性,花梗長(zhǎng)1.5-4.5cm;外輪花被片廣卵形,長(zhǎng)2.5-4.5mm,寬1.5-2.5mm,內(nèi)輪花被片白色,大于外輪,近圓形;花藥橢圓形;心皮輪生,排列整齊,花柱向背部反卷。瘦果兩側(cè)壓扁,倒卵形。種子紫褐色?;ü?-9月。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小便淋瀝澀痛;水腫;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