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龍膽科龍膽屬植物高山龍膽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藥。7~9月采挖帶根全草,洗凈曬干。
苦,寒。
清肝膽,除濕熱,健胃。用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赤,煙痛,肺熱咳嗽,胃炎,尿痛,陰癢,陰囊濕疹。
1~3錢。
(1)前種的一個(gè)變種黃花龍膽Gentiana algida Pall. var. przewalskii (Maxim.) Kusnez.在西藏自治區(qū)亦與高山龍膽同等入藥。
榜間噶爾布(藏名)
《西藏常用中草藥》
為龍膽科植物白花龍膽的帶根全草。7~9月采收。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吉林、甘肅、新疆、四川和西藏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葉對(duì)生;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zhǎng)3~10厘米,寬0.2~0.8厘米,鈍尖,基部連合成鞘狀,全緣;營(yíng)養(yǎng)枝的葉蓮座狀?;斏蛞干?~5朵,大型,白色;花萼管狀,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zhǎng);花冠鐘形,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褶近截形或2淺裂;雄蕊5;花柱短,柱頭2裂。子房上位。蒴果長(zhǎng)圓錐形,外露,柄長(zhǎng)5厘米。種子多數(shù),褐色,橢圓形,表面有多數(shù)海綿狀翅。
白花龍膽含龍膽寧堿。
《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苦。"
《西藏常用中草藥》:"瀉肝膽實(shí)火,清濕熱,鎮(zhèn)咳,健胃。治感冒發(fā)熱,目赤咽痛,腦膜炎,肺炎咳嗽,胃炎,尿痛,陰癢,陰囊濕疹等癥。"
內(nèi)服:煎湯,1~3錢。
此外,尚有本植物的變種黃花龍膽,在西藏地區(qū)亦同等使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龍膽科龍膽屬植物高山龍膽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藥。7~9月采挖帶根全草,洗凈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肝膽,除濕熱,健胃。用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赤,煙痛,肺熱咳嗽,胃炎,尿痛,陰癢,陰囊濕疹。
用法用量1~3錢。
備注(1)前種的一個(gè)變種黃花龍膽Gentiana algida Pall. var. przewalskii (Maxim.) Kusnez.在西藏自治區(qū)亦與高山龍膽同等入藥。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白花龍膽拼音注音Bái Huā Lónɡ Dǎn別名榜間噶爾布(藏名)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白花龍膽的帶根全草。7~9月采收。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草地。分布吉林、甘肅、新疆、四川和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葉對(duì)生;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zhǎng)3~10厘米,寬0.2~0.8厘米,鈍尖,基部連合成鞘狀,全緣;營(yíng)養(yǎng)枝的葉蓮座狀?;斏蛞干?~5朵,大型,白色;花萼管狀,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zhǎng);花冠鐘形,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褶近截形或2淺裂;雄蕊5;花柱短,柱頭2裂。子房上位。蒴果長(zhǎng)圓錐形,外露,柄長(zhǎng)5厘米。種子多數(shù),褐色,橢圓形,表面有多數(shù)海綿狀翅。
化學(xué)成分白花龍膽含龍膽寧堿。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藥》:"瀉肝膽實(shí)火,清濕熱,鎮(zhèn)咳,健胃。治感冒發(fā)熱,目赤咽痛,腦膜炎,肺炎咳嗽,胃炎,尿痛,陰癢,陰囊濕疹等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備注此外,尚有本植物的變種黃花龍膽,在西藏地區(qū)亦同等使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