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思辨錄》 羊肉

    作者: 周巖

    羊之為物,古說至賾,或謂火畜(禮月令及周官庖人注),或謂土畜(淮南子時則訓及呂覽孟春注),或謂西方之性(牲子胎教篇),或謂土木之母(淮南子時則訓),五行已占其四;而自愚思之,即謂之水畜亦何恧焉。羊以西北方產(chǎn)者為美,有長髯可當長髯主簿之目(古今注)。又好登歷山崖傾仄處,略無怖意,其腎氣之充固,非他畜比。惟于五行咸具中,以得火土之氣為尤多。故仲圣用治寒疝腹痛與產(chǎn)后腹中 痛,取其氣熱味甘,足以溫脾緩中。

    而藥之能溫脾緩中者尚有之,茲何以非羊肉不可,則以證不獨在脾,羊肉正不獨治脾也。素問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又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寒疝即七疝之一,何能于腎無與,即仲圣之大烏頭煎、抵當烏頭桂枝湯,皆治寒疝腹痛,皆用烏頭。烏頭者,外驅寒濕,內溫腎陽者也。外臺烏頭湯,且以治寒疝發(fā)作時令人陰縮。況脅痛里急,明是寒襲厥陰,產(chǎn)后血虛,無不下寒。小建中湯雖治腹痛,豈能愈此大證。兌為羊,兌卦二陽在下,一陰居上,羊蓋具剛很之性(易大壯疏),而能于陰中化陽者。寒疝乃肝腎之陰,同受寒累。羊肉溫脾緩中,而肝腎之虛寒,亦得其溫補之益,故用之是證,最為切當。其必與歸姜協(xié)力以成功者,羊肉能于陰中化陽,不能散陰中之寒邪,此歸姜辛溫之能事,謂為羊肉之前驅可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李東垣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
  • 作者:
    張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