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味咸寒。
主血淤,(《御覽》引云逐下血),癥堅,寒熱,破積聚,喉咽痹,內(nèi)寒,無子。生川澤。
《吳普》曰:蜚廉蟲。神農(nóng)黃帝云:治婦人寒熱(《御覽》)。
《名醫(yī)》曰:生晉陽及人家屋間,立秋采。
案《說文》云:蜰,盧蜰也,蜚、臭蟲,負(fù)蠜也,蠜、目蠜也?!稄V雅》云:飛蜰,飛蠊也。《爾雅》云:蜚,蜰.郭璞云:即負(fù)盤臭蟲?!短票尽纷⒃疲簼h中人食之下氣,名曰石美,一名盧蜰,一石負(fù)盤,舊作蠊,據(jù)刑昺疏引此作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