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理學(xué)》 (二)無效腔和肺泡通氣量

    每次吸入的氣體,一部分將留在從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細(xì)支氣管以前的呼吸道內(nèi),這部分氣體均不參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故稱為解剖無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其容積約為150ml。進(jìn)入肺泡內(nèi)的氣體,也可因血流在肺內(nèi)分布不均而未能都與血液進(jìn)入氣體交換,未能發(fā)生氣體交換的這一部分肺泡容量稱為肺泡無效腔。肺泡無效腔與解剖無效腔一起合稱生理無效腔(physiollgical dead space)。健康人平臥時生理無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無效腔。

    由于無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鮮空氣不能都到達(dá)肺泡進(jìn)入氣體交換。因此,為了計算真正有效的氣體交換,應(yīng)以肺泡通氣量為準(zhǔn)。肺泡通氣量(alveolar ventilation)是每分鐘吸入肺泡的新鮮空氣量,等于(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如潮氣量是500ml,無效腔氣量是150ml,則每次呼吸僅使肺泡內(nèi)氣體更新1/7左右。潮氣量和呼吸頻率的變化,對肺通氣和肺泡通氣有不同的影響。在潮氣量減半和呼吸頻率加倍或潮氣量加倍而呼吸頻率減半時,肺通氣量保持不變,但是肺泡通氣量卻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如表5-1所示。故從氣體交換而言,淺而快的呼吸是不利的。

    表5-1 不同呼吸頻率和潮氣量時的肺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

    呼吸頻率潮氣量肺通氣量肺泡通氣量(次/Imin)(ml)(ml/min)(ml/min)165008000560081000800068003225080003200

    高頻通氣 近年來,臨床上在某些情況下(如配合支氣管鏡檢查,治療呼吸衰竭等)使用一種特殊形式的人工通氣,即高頻通氣。這是一種頻率很高,潮氣量很低的人工通氣,其頻率可為每分鐘60-100次或更高,潮氣量小于解剖無效腔,但卻可以保持有效的通氣和換氣,這似乎與上述淺快呼吸不利于氣體交換的觀點(diǎn)矛盾。目前,對于高頻通氣何以能維持有效的通氣和換氣還不太清楚,可能其通氣原理與通常情況下的通氣原理不盡相同,有人認(rèn)為它和氣體對流的加強(qiáng)及氣體分子擴(kuò)散的的加速有關(guān)。高頻通氣的臨床應(yīng)用和通氣原理都有待進(jìn)一步研究。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