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經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經》,張仲景等之說為經,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容豐 富。
查古籍
《溫熱經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經》,張仲景等之說為經,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DNA復制從起始點開始向一個方向復制時,局部的DNA雙鏈必須打開,主要靠解鏈酶的作用,打開后的單鏈還需要單鏈結合蛋白與其結合,在復制叉向前移動時造成其前方DNA分子所產生的正超螺旋,必須由拓撲異構酶來解決。下面分別介紹它們的作用。
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是一類改變DNA拓撲性質的酶。在體外可催化DNA的各種拓撲異構化反應,而在生物體內它們可能參與了DNA的復制與轉錄。在DNA復制時,復制叉行進的前方DNA分子部分產生有正超螺旋,拓撲酶可松馳超螺旋,有利于復制叉的前進及DNA的合成。DNA復制完成后,拓撲酶又可將DNA分子引入超螺旋,使DNA纏繞、折疊,壓縮以形成染色質。DNA拓撲異構酶有Ⅰ型和Ⅱ型,它們廣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表16-3
表16-3 大腸桿菌和真核生物中的拓撲異構酶
類型作用對超螺旋的作用Ⅰ型拓撲異構酶大腸桿菌切開一股DNA鏈松馳負超螺旋真核生物切開一股DNA鏈松馳正,負超螺旋Ⅱ型拓撲異構酶大腸桿菌切開二股DNA鏈構馳正超螺旋;依賴ATP引入負超螺旋,解環(huán)連等真核生物切開二股DNA鏈松馳正超旋,依賴ATP但不能引入負超螺旋拓撲異構酶Ⅰ(TopoⅠ)的主要作用是將環(huán)狀雙鏈DNA的一條鏈切開一個口,切口處鏈的末端繞螺旋軸按照松馳超螺旋的方向轉動,然后再將切口封起來。這就使DNA復制叉移動時所引起的前方DNA正超螺旋得到緩解,利于DNA復制叉繼續(xù)向前打開。拓撲異構酶Ⅰ除上述作用外,對環(huán)狀單鏈DNA還有打結或解結作用,對環(huán)狀雙鏈DNA的環(huán)連或解連以及使環(huán)狀單鏈DNA形成環(huán)狀雙鏈DNA都有作用(圖16-13)。
圖16-13 拓撲酶Ⅰ及Ⅱ的作用特點
(a)大腸桿菌拓撲酶Ⅰ催化的4種拓撲異構化作用 (b)拓撲酶Ⅱ的作用
拓撲異構酶Ⅱ(TopoⅡ)是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的,曾被稱為旋轉酶(gyrase),它們作用特點是切開環(huán)狀雙鏈DNA的兩條鏈,分子中的部分經切口穿過而旋轉,然后封閉切口,TopoⅡ還可使DNA分子從超螺旋狀態(tài)轉變?yōu)樗神Y狀態(tài),此反應不需要ATP參與。DNA復制完成后,TopoⅡ在ATP參與下,DNA分子從松馳狀態(tài)轉變?yōu)樨摮菪?。此外,TopoⅡ催化的拓撲異構化反應還有環(huán)連或解環(huán)連,以及打結或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