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松峰說疫》 土郁之發(fā)

    作者: 劉松峰

    天時∶巖谷震驚,雷殷氣交,(升降之中,以三氣四氣之間。)埃昏黃黑,化為白氣,川流漫衍,田牧土駒,(洪水之后,群駒散牧于田野。)云奔雨府,(太陰濕聚之處。)霞擁朝陽,山澤?;?,其乃發(fā)也。土氣被郁,所化皆遲。然土郁之發(fā),必在三氣四氣之時,故猶能生長化成不失其時也。

    民病∶濕土為病。濕在中焦,故心腹脹。濕在下焦,故數(shù)后下利。心為濕乘,故痛。肝為濕侮,故脅脹。嘔吐者,霍亂者,注下浮腫身重者,皆土發(fā)濕邪之癥。

    治法∶土郁奪之。奪者,直取之也。土郁之病,濕滯之屬也。其臟應(yīng)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傷在胸腹。土畏壅滯,凡滯在上者,奪其上,吐之可也。滯在中者,奪其中,伐之可也。滯在下者,奪其下,瀉之可也。凡此皆謂之奪,非獨止于下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