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嶺南閩廣間,溪毒、沙虱、水弩、射工、蟈短狐、蝦須之類,俱能含沙射人。被其毒則憎寒壯熱,百體分解,似傷寒。初發(fā),土人治法,以手摩痛處,用角筒入肉,以口吸出其痧毒,外用大蒜(煨)搗膏,封貼瘡口即愈。諸蟲唯蝦須最毒,其毒深入于骨,若蝦須之狀,其瘡類疔腫,不治必死。彼地有 、 、 、HT 等鳥專食以上諸蟲。故以此鳥毛糞服之,及籠此鳥于身畔吸之,其痧聞氣自出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