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是齋百一選方》 奪命丹

    作者: 王璆原

    治遠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癢抓成瘡,悉治之。

    吳茱萸(一斤,去枝梗,四兩酒浸,四兩醋浸,四兩湯浸,四兩童子小便浸,各一宿,同焙干) 澤瀉(二兩,去灰土)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或酒下,神妙不可具述。馮仲柔云,頃年某倉使家傳,因令局中合賣。紹熙壬子冬,余親曾得效,時苦奔豚,寒鹽水浸,澤瀉用四兩,切作粗片,酒浸一宿。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