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歌』
苦溫平燥治燥勝,畏寒無(wú)汗頭微疼。
鼻塞咳嗽前桔芥,桂芍紫蘇陳杏仁。
『藥物』
杏仁、陳皮、紫蘇、荊芥、桂枝、白芍、前胡、桔梗。
『方解』
此治燥氣侵表,頭微疼,畏寒無(wú)汗,鼻塞咳嗽之法。凡感燥之勝氣,宜苦溫為主。故以陳、杏、蘇、荊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取其"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癥,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暢,則燥氣自解。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wèn)》、《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方歌』
苦溫平燥治燥勝,畏寒無(wú)汗頭微疼。
鼻塞咳嗽前桔芥,桂芍紫蘇陳杏仁。
『藥物』
杏仁、陳皮、紫蘇、荊芥、桂枝、白芍、前胡、桔梗。
『方解』
此治燥氣侵表,頭微疼,畏寒無(wú)汗,鼻塞咳嗽之法。凡感燥之勝氣,宜苦溫為主。故以陳、杏、蘇、荊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取其"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癥,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暢,則燥氣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