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時病論歌括新編》 (十)食瘧

    食瘧者,即胃瘧也。因于飲食失節(jié),饑飽失常,谷氣乖亂,營衛(wèi)失和,外邪冒之,遂成瘧疾。其癥寒已復熱,熱已復寒,寒熱交并,噫氣惡食,食則嘔逆,胸滿腹脹,脈滑有力或氣口緊盛者,宜以楂曲平胃法,加藿香、草果治之。如脈遲滯,必兼寒也,可加干姜、白蔻。如脈緩純,必兼濕也,可加半夏、茯苓。食瘧之癥,兼寒兼濕者多,法當分治。

    『歌括』

    食瘧?zhàn)囷柟葰鈦y,邪冒營衛(wèi)致失和。

    寒熱交并胸腹脹,食則嘔逆噫氣惡。

    氣口緊盛滑有力,楂曲平胃加果藿。

    遲滯兼寒入姜蔻,緩鈍兼濕半苓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