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疰夏(疰夏:即夏痿之別稱。夏痿:即痿之發(fā)于夏日者,多由脾胃薄弱及停有濕熱或留飲所致。)之癥,每值春夏之交,日長暴暖,突然眩暈頭疼,身倦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火土交旺之候,金水多衰,金衰不能制木,木動則生內(nèi)風(fēng),故眩暈頭痛。金為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水衰不能上濟(jì)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癥。此皆時令之火為患,非春夏溫?zé)嶂疄椴∫?。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桑葉、菊花;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石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隨癥損益可也。
『歌括』
春夏之交疰夏病,日長暴暖頭暈疼。
倦軟食少頻欲欠,心煩自汗困脾神。
火土交旺金水衰,不能制木生內(nèi)風(fēng)。
宜以金水相生法,暈甚菊花桑葉增。
頭痛甚加荷錢佩,煩汗麥蓮倦斛參。
2007年07月10日 發(fā)布
《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于2007年6月18日經(jīng)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局務(wù)會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長:邵明立
二○○七年七月十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疰夏(疰夏:即夏痿之別稱。夏痿:即痿之發(fā)于夏日者,多由脾胃薄弱及停有濕熱或留飲所致。)之癥,每值春夏之交,日長暴暖,突然眩暈頭疼,身倦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火土交旺之候,金水多衰,金衰不能制木,木動則生內(nèi)風(fēng),故眩暈頭痛。金為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水衰不能上濟(jì)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癥。此皆時令之火為患,非春夏溫?zé)嶂疄椴∫?。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桑葉、菊花;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石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隨癥損益可也。
『歌括』
春夏之交疰夏病,日長暴暖頭暈疼。
倦軟食少頻欲欠,心煩自汗困脾神。
火土交旺金水衰,不能制木生內(nèi)風(fēng)。
宜以金水相生法,暈甚菊花桑葉增。
頭痛甚加荷錢佩,煩汗麥蓮倦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