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下面我們簡單地講一講少陽病的兩個常見脈象。少陽病的兩脈,我們一看書就知道了。一個是26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币粋€是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zhuǎn)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币粋€是弦細,一個是沉緊。弦細也好,沉緊也好,都是少陽病脈。為什么呢?我們回看前面的內(nèi)容,知道少陽病是在升達的過程中受到了壓抑,產(chǎn)生郁結(jié)。一壓抑,一郁結(jié),脈氣就無法升浮起來,條暢起來?;蛳摇⒒蚣?、或沉、或緊便由茲產(chǎn)生。此如清代醫(yī)家周巖所云:“然當陰盡生陽之后,未離乎陰,易為寒氣所郁,寒氣郁,則陽不得伸而與陰爭?!惫拭}現(xiàn)弦細、沉緊也。
少陽的問題就討論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