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害利》 龜板

    作者: 凌奐

    〔害〕新刮之甲有毒,不宜頻使,妊婦不宜用。病患虛而無熱者,不宜用。凡入丸散,須研極細,不爾留滯腸胃,能變癥瘕。

    〔利〕咸寒至陰,屬金與水,補心增智慧,益腎陰,治陰虛血弱,勞熱骨蒸等癥。又能固大腸,止瀉利。龜膠補陰之力更勝。

    龜鹿皆長年,龜首藏向腹能通任脈,取下甲以補腎,補血,皆陰也。鹿鼻反向尾,能通督脈,取上角以補火,補氣,皆陽也。

    〔修治〕采無時,以自敗大者力勝,得陰氣更全也。酥炙,或酒炙,醋炙,豬脂炙,灰用。

    龜板洗凈,捶碎水浸三日,用桑柴火熬成膠名龜膠,合鹿角膠,一陰一陽,名龜鹿二仙膠。

    治真元虧損,精氣枯竭,瘦弱少氣,目視不明,夢遺泄精,腰腿無力。此能大補精髓,益氣養(yǎng)神。

    龜尿走竅,透骨染須發(fā),治啞聲。取龜尿法,以鏡照之,龜見其影,則淫發(fā)而尿出,今人或以豬棕、松毛刺其鼻,溺亦出。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