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胃庫房穴,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主唾血,甲乙經(jīng)云∶足陽明脈氣所發(fā),灸一七壯。
嘔血肩脅痛,口干心痛,與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腎痛,不容主之。
唾血振寒嗌干,太淵主之。
嘔血,大陵及 門主之。
嘔血上氣,神門主之。
心膈下嘔血,上脘主之。
曲澤穴,在肘內(nèi)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各灸七壯,主嘔血,兼心痛血出,甲乙經(jīng)云∶手心主脈之所入也。
內(nèi)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刺地五會(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