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總錄》 食治久新咳嗽

    治久咳嗽不瘥。食豬腎方

    豬腎(二具每具上作十四孔)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二十八粒納腎孔中)

    上二味。以濕紙裹煨,令勻熟,去椒,細嚼食之。

    治一切肺病,咳嗽唾膿血不止。服醍醐方

    真酥(不拘多少)

    上一味。煉三次,取醍醐,每服一合瘥。

    治咳嗽久不瘥。方

    豬 (一具)

    上一味。薄切入竹筒,于 火中炮令極熟,食后吃之。

    治積年咳嗽不瘥。藥棗方

    棗(七枚大者擘破) 酥(一雞子大) 莨菪(一錢水淘三遍)

    上三味。鐺中炒令酥盡,去莨菪,取棗去皮食之良,日三五服。

    治暴咳嗽。麻子粥方

    大麻子仁(一合生研)

    上一味。同白米作粥食之,日三服。

    治多年肺氣咳嗽。藥肝方

    羊子肝(一枚分為四片) 膩粉(一錢) 麝香(末兩錢)

    上三味。和面裹燒熟,空腹食之。時以冷水更換浸兩手,良久即住,來日早晨轉(zhuǎn)下惡物,有蟲如頭發(fā)相似為驗。

    治肺氣咳嗽上氣。豬 酒方

    豬 (細切二具) 大棗(去皮核三十枚)

    上二味。以無灰酒三升同浸,秋冬七日,春夏一日,布濾去滓,隨性溫飲。

    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桃仁粥方

    桃仁(去皮尖雙仁搗碎研濾取汁三兩) 粳米(二合)

    上將米和桃仁汁煮粥,空腹食。

    治上氣咳嗽,胸膈妨滿,氣喘。豬 方

    豬 (細切一具) 生地黃(搗碎六兩) 餳(四兩)

    上三味。先炒豬 ,即下地黃姜蔥鹽豉,候熟下餳,以瓷器盛,每日吃半盞許。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