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小兒腦疳

    論曰小兒頭皮光而急,發(fā)枯作穗,腦熱如火,或頭上生瘡,或腮臉虛腫,身體多汗者,名曰腦疳。此由在胞胎稟受不足,腦髓虛弱,既生之后,腑臟挾熱,乳養(yǎng)不周,上攻腦絡(luò),則頭大項(xiàng)細(xì),漸漸羸瘦,肌體常熱,發(fā)落不生,故謂之腦疳。

    治小兒腦疳,頭皮光急,發(fā)作穗,或有瘡痍,或時(shí)腮腫,往往損害眼目。升麻丸方

    升麻 青黛(研) 龍膽(去苗) 茯神(去木) 大黃(煨銼各半兩) 甘草(炙)黃連(去

    上九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早晨午間日晚各一,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腦疳,頭發(fā)作穗,頭皮光急,或有瘡,或時(shí)腮頷腫,眼目不明,積漸羸弱。桔梗湯方

    桔梗(銼炒半兩) 黃柏(去粗皮炙銼) 大黃(銼炒各一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用二錢匕,以水一小盞,入生地黃長二寸拍破,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早晨日晚各一,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腦疳,發(fā)干作穗,眼有白膜,鼻頭生瘡,通腦。丁香散方

    丁香 蝸牛殼(去土) 赤小豆(揀) 皂莢(不 者炙令香去黑皮并子各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取小許,以竹筒吹入鼻中,五疳悉用之,病重者出蟲,每日兩度用,良。

    治小兒腦疳。青黛散方

    青黛(研一分) 甘草(炙銼) 地榆(炙銼) 蝸牛子(有肉者麩炒黃去殼各一兩) 蘭香根

    上九味,搗研為散,每服一字至半錢匕,米飲調(diào)下,早晨午間日晚各一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亦可以少許吹入鼻中。

    治小兒腦疳,鼻癢,頭發(fā)作穗,面黃羸瘦,益腦吹鼻。地榆散方

    地榆(銼) 蝦?。ɑ遥?干蝸牛殼(去土) 青黛(研) 麝香(研) 石蜜(炒焦各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散,更研極細(xì),每取少許,吹入鼻中,當(dāng)有黃水出。

    治小兒腦疳,吹鼻。葶藶散方

    葶藶(紙上炒香) 漏蘆(去蘆頭) 鶴虱 蝦?。ㄖ私梗?丹砂(研) 滑石(各一分) 蟾酥

    上七味,搗研為散,每用一字匕,吹入鼻中,嚏即可治。

    治小兒腦疳。龍腦丸方

    龍腦(研一錢) 牛黃(研一分) 麝香(研一錢) 丹砂(細(xì)研水飛一分) 熊膽(研一錢)

    上九味,將八味搗研極細(xì)如粉,以水化熊膽和丸,如麻子大,若硬更入糯米飯少許同丸,每服三丸至五丸,薄荷湯下,早晨午間日晚各一服,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腦疳,發(fā)枯作穗,腦熱如火,煩熱滿悶。金蟾丸方

    干蟾(一枚去腸肚并骨爪酥炙) 胡黃連 熊膽(研) 蟬蛻(去土) 丹砂(研) 蛇蛻(燒土半兩)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細(xì)末,燒粟米飯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米飲下,不拘時(shí)。

    治小兒腦疳,頭皮光而急,發(fā)枯作穗,腦熱如火,或頭上生瘡,或腮臉虛腫。麝香丸方

    麝香(研半錢) 胡黃連 蘆薈(研各半兩)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使君子(去殼各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細(xì)末,白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乳食前米飲下,日三。

    治小兒腦疳,頭發(fā)作穗,或頭上生瘡,或腮臉虛腫,或腹冷久瀉。麝香蝦蟆丸方

    蝦?。ㄒ幻度ツc肚燒灰) 訶黎勒(五枚面裹燒熟去面并核) 胡黃連 黃連(去須各半兩)

    上九味,搗研為末,水浸炊餅心和丸,如麻子大,二歲兒每服十丸,溫粥米飲下,日三治小兒腦疳脊疳齒疳,諸般疳疾,口生瘡。熊膽煎吹鼻方

    熊膽(一小指節(jié)許) 蚺蛇膽 蘆薈 牛黃 麝香 龍腦(各一分)

    上六味并細(xì)研,以井華水一盞和勻,瓷器盛,于鐺中重湯煮半日,投三五粒粳米。以米爛為度,仍頻攪勿令干,干即添水,候煎成放冷,令小兒及乳母慎口七日,取四豆許,徐徐吹入鼻中,及涂口瘡,兩日即停一日,候兒發(fā)變青。即止。

    治小兒腦疳,頭皮光,發(fā)枯作穗,腦熱頭瘡,多汗肌瘦。牛黃丸方

    牛黃(研) 大青 黃連(去須) 天麻(各一分) 丹砂(滴水研半分)

    上五味,搗研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熱水下,不拘時(shí)候。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xué)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yàn),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lán)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shí)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qiáng)調(diào)外治,既主張?jiān)缙谑中g(shù),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shù)、下頷正復(fù)術(shù)、死骨剔除術(shù)、鼻瘜肉摘除術(shù)、痔漏手術(shù)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jī)(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gè)。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