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害利》 蘆薈

    作者: 凌奐

    〔害〕苦寒之性,脾胃虛者犯之,洞泄不止。故凡小兒脾胃虛弱,不思食,及泄瀉者,禁用。

    〔利〕大苦大寒,功專清熱殺蟲,涼肝明目,鎮(zhèn)心除煩,治驚癇,敷 齒濕癬。

    〔修治〕出波斯國,狀似黑錫,乃樹脂也。采之不拘時月,味苦色綠者真。

    密蒙花

    〔利〕甘微寒,潤肝燥,治目中赤脈,青盲云翳(音義,眼疾也),赤腫眵眼,小兒疳氣攻眼。善療眼疾,外無他用也。

    〔修治〕產(chǎn)蜀中,樹高丈余,葉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故名。二三月采花,揀凈酒潤焙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