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白駁

    論曰白駁之病。其狀斑駁如癬。過于 瘍。但不成瘡爾。皆由風(fēng)熱搏于膚腠。脾肺二經(jīng)不利也。

    治白駁舉體斑白。經(jīng)年不瘥。菖蒲醞酒方

    菖蒲(九節(jié)者去須節(jié)米泔浸切一斤) 天門冬(去心一斤) 天雄(炮裂去皮臍三兩) 麻子心各三兩) 露蜂房(微炒一兩) 苦參(一斤) 黃 (炙銼八兩) 獨(dú)活(去蘆頭) 石斛(去根各五兩) 柏子仁(生用二升) 蛇蛻皮(長三尺微炙) 天蓼木(銼二兩)

    上一十六味。粗搗篩。以水二石五斗。煮菖蒲等取汁一石。以釀一石二斗秫米。蒸醞如常法五合治風(fēng)頭項(xiàng)及面上。白駁漸長如癬。但白紅色。白蘞散方

    白蘞(炮) 當(dāng)歸(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 黃芩(去黑心) 干姜(炮)天雄(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至一錢匕。酒調(diào)下日三。

    治白駁。敷方

    雌黃 石硫黃(各一兩研如粉) 蛇蛻皮(一條大者燒灰)

    上三味。同研勻細(xì)。用醋調(diào)成膏。先以巴豆一粒中截。以平處磨令皮起。然后敷藥三兩遍。即瘥。

    治頭項(xiàng)及面上。白駁。漸長如癬。但不成瘡。宜用此敷方

    桂(去粗皮一兩)

    上一味。搗羅為末。每用半錢或一錢匕。以津唾和。敷于白駁上。日三。

    治面項(xiàng)身體白駁。敷方

    魚(一頭約重半斤去腸肚凈洗后一根據(jù) 法用鹽椒蔥粳米飯勻拌即用青荷葉裹作三包各用蒲片系)

    上一味。更用荷葉重裹。令大臭爛。先以布拭白駁令赤。次炙 包熱熨令汗出。以綿衣包。無令風(fēng)冷所傷。

    治周身白駁漸長似癬。但不成瘡。蛇蛻皮方

    蛇蛻皮(一條大者)

    上一味。炒熱。 摩白駁上。時(shí)時(shí) 唾。數(shù)百遍。棄之田野草中瘥。

    治面項(xiàng)身體白駁風(fēng)。涂淋方

    生木樹腔中汁(柳樹為上)

    上一味。凈鍋煎熱。洗淋之。仍便搗桂牡蠣末。津唾調(diào)涂。日三夜一。隔日淋洗。

    治頭項(xiàng)及面上白駁。浸淫漸長如癬狀。但不成瘡。鰻鱺魚涂方

    鰻鱺魚(一頭肥者)

    上一味。炙令脂出。先洗白駁。用物揩拭之。令小痛。然后用熟魚脂涂。

    治白駁。礬石涂方

    礬石 石硫黃(各一分)

    上二味。同研如面。用好醋調(diào)和如膏涂之。

    治面項(xiàng)身體白駁風(fēng)。大蛇皮涂方

    蛇蛻皮(一條大者燒作灰用) 石硫黃(研) 槲皮(燒作灰各二錢)

    上三味。研令極細(xì)。以清熟漆調(diào)和。勿令稠硬。薄涂白駁處。欲涂藥時(shí)。先以巴豆一粒中截。用平處摩。令皮微起。然后敷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