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傷寒表解,心下痞,按之不軟,其脈關(guān)上浮者。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注】痞硬虛邪而用大黃、黃連,能不起后人之疑耶?仲景使人疑處,正是妙處。蓋因后人未嘗細(xì)玩,不得其法,皆煎而服之,大悖其旨矣。觀乎用氣薄之麻沸湯漬大黃、黃連,須臾去滓,僅得其無(wú)形之氣,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氣味俱薄,不大瀉下。雖曰攻痞,而攻之之妙義無(wú)窮也。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傷寒表解,心下痞,按之不軟,其脈關(guān)上浮者。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注】痞硬虛邪而用大黃、黃連,能不起后人之疑耶?仲景使人疑處,正是妙處。蓋因后人未嘗細(xì)玩,不得其法,皆煎而服之,大悖其旨矣。觀乎用氣薄之麻沸湯漬大黃、黃連,須臾去滓,僅得其無(wú)形之氣,不重其有形之味,是取其氣味俱薄,不大瀉下。雖曰攻痞,而攻之之妙義無(wú)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