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刪補名醫(yī)方論》 香砂六君子湯

    作者: 吳謙

    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

    人參(一錢) 白術(shù)(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七分) 陳皮(八分) 半夏(一錢)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上生姜二錢,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經(jīng)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則氣便著滯,或痞悶噦嘔,或生痰留飲,因而不思飲食,肌肉消瘦,諸證蜂起,而形消氣息矣。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術(shù)培中宮,茯苓清治節(jié),甘草調(diào)五臟,胃氣既治,病安從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大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上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而郁可開也。君得四輔,則功力倍宣,四輔奉君,則元氣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