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說意》 下后心驚

    凡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睛色赤,胸滿而心煩者,是胃氣上逆,賊于甲木。不可吐下,吐下則甲木升搖,悸而且驚。蓋甲木化氣于相火,隨肺胃下降而歸命門,相火下蟄,故上竅清虛,耳目聰明。中虛胃逆,肺金失斂,甲木無下行之路,濁氣填塞則耳聾,相火上炎則目赤。甲木刑胃,上脘郁迫則胸滿。甲木失歸,相火升發(fā)則煩生。吐下傷其中氣,肺胃愈逆,甲木拔根,魂浮膽怯,是以悸而且驚也。

    若傷寒八九日,醫(yī)誤下之,以致胸滿心煩,驚悸譫語,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是下傷中氣,濕動胃逆,膽木拔根,神魂不謐,相火升炎,郁生上熱也,而經(jīng)邪未解,表里皆病。宜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茯苓去濕,大黃瀉熱,人參、大棗補中,半夏、鉛丹降逆,龍骨、牡蠣,斂其神魂,姜、桂、柴胡,行其經(jīng)絡也。

    【4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七十三

    柴胡四兩龍骨 黃芩 生姜切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洗,二合半大黃二兩牡蠣熬,一兩半大棗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