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下利。六七日。
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柯琴曰。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fā)。然發(fā)于二三日居多。二三日背惡寒者。腎火衰敗也。
必溫補以益陽。反發(fā)熱者。腎水不藏也。宜微汗以固陽??谠镅矢烧?。腎火上走空竅。急下之以存津液。此心中煩。不得臥者。腎火上攻于心也。當滋陰以涼心血。二三日心煩。是實熱。六七日心煩。是虛煩。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制水。非芩、蓮、芍藥所宜??葒I煩渴者。腎水不升。
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耳。凡利水之劑。必先上升而后下降。故主以豬苓湯。以瀉陰利水而升津液。
斯上焦如霧而咳渴除。中焦如漚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
鰲按。腎火上攻于心。故心中煩而不得臥。
【綱】仲景曰。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摺R苟察o。不嘔不渴。無表癥。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少陰當病于欲寐。今乃不得眠。緣陽氣入少陰經(jīng)。非少陰正病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細。自利煩躁。不得眠者死。
【目】王肯堂曰。不得眠為常癥。然由于脈沉細自利煩躁。遂致不眠。以及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煩躁不得。臥者。俱為死癥。皆由正氣弱。陽不能復故也。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綱】仲景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下利。六七日。
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目】柯琴曰。少陰受病。當五六日發(fā)。然發(fā)于二三日居多。二三日背惡寒者。腎火衰敗也。
必溫補以益陽。反發(fā)熱者。腎水不藏也。宜微汗以固陽??谠镅矢烧?。腎火上走空竅。急下之以存津液。此心中煩。不得臥者。腎火上攻于心也。當滋陰以涼心血。二三日心煩。是實熱。六七日心煩。是虛煩。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制水。非芩、蓮、芍藥所宜??葒I煩渴者。腎水不升。
下利不眠者。心火不降耳。凡利水之劑。必先上升而后下降。故主以豬苓湯。以瀉陰利水而升津液。
斯上焦如霧而咳渴除。中焦如漚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
鰲按。腎火上攻于心。故心中煩而不得臥。
【綱】仲景曰。下后。復發(fā)汗。晝?nèi)諢┰瓴坏妹摺R苟察o。不嘔不渴。無表癥。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
【目】王肯堂曰。少陰當病于欲寐。今乃不得眠。緣陽氣入少陰經(jīng)。非少陰正病也。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細。自利煩躁。不得眠者死。
【目】王肯堂曰。不得眠為常癥。然由于脈沉細自利煩躁。遂致不眠。以及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煩躁不得。臥者。俱為死癥。皆由正氣弱。陽不能復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