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附錄霧露論

    作者: 沈金鰲

    李曰。陰脈緊者。霧露濁邪。中于下焦少陰之分。故曰渾。因表虛里微。遂使邪中于陰。為栗。令人足脛逆冷。便溺妄出?;蚋雇聪吕?。宜理中湯、四逆湯熱藥以散其邪。陽脈緊或帶澀者。

    霧露消邪。中于上焦太陽之分。故曰潔。令人發(fā)熱。頭疼項強。筋攣。腰痛脛酸。宜九味羌活湯加本?;驉汉抡摺^较阏龤馍?、五積散。仍量加本。陰陽脈俱緊者。上下二焦俱中邪也。必吐利后脈不緊。手足溫則愈。若吐利后脈遲不食者。脾胃虛而內停水飲也。若脈陰陽俱緊。口中氣出。唇口干燥。蜷臥足冷。鼻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又有陽病上行極而下。陰病下行極而上。

    上下必于中焦。于是三焦溷亂。內外氣塞。以致口糜嚏。下為小便黃。大便血。凝如豬肝。

    熱氣騰而脾胃不運。營衛(wèi)凝滯。則生瘡癰。虛寒甚者。脾胃獨弱。下焦不約。清便下重。臍筑湫痛而死。蓋臍為生氣之源。筑痛乃生氣已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