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綱】仲景曰。病患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搖。卒口噤。
背反張者。此太陽中風。重感寒濕而為痙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目】朱肱曰。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身重汗出惡風。痛如歷節(jié)狀。防己黃湯。
張兼善曰。錯雜之邪合至。當論其先后多少分治可也。
成無己曰。額上汗出而喘。陽氣上逆也。小便自利?;蛳吕?。陰氣下流也。陰陽相離。故云死。內(nèi)經(jīng)曰。
陰陽離缺。精氣乃絕。此之謂也。
鰲按。下條乃言濕家死癥也。濕病本不至死。今由誤下以至不救。仍是醫(yī)殺之耳。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綱】仲景曰。病患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搖。卒口噤。
背反張者。此太陽中風。重感寒濕而為痙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目】朱肱曰。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身重汗出惡風。痛如歷節(jié)狀。防己黃湯。
張兼善曰。錯雜之邪合至。當論其先后多少分治可也。
成無己曰。額上汗出而喘。陽氣上逆也。小便自利?;蛳吕?。陰氣下流也。陰陽相離。故云死。內(nèi)經(jīng)曰。
陰陽離缺。精氣乃絕。此之謂也。
鰲按。下條乃言濕家死癥也。濕病本不至死。今由誤下以至不救。仍是醫(yī)殺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