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惡熱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心下痞。按之濡。大便硬而不惡寒。反惡熱。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目】戴原禮曰。發(fā)汗后只惡寒者為虛。虛乃表虛。發(fā)汗后只惡熱者為實。實乃里實。只惡寒者。早發(fā)其汗?;蚝钩鎏^。謂陽微則惡寒。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只惡熱。是表已解而里不消。所謂陰微則發(fā)熱。宜大柴胡湯?;蛐〕袣鉁?。

    柯琴曰。濡。當作硬。夫按之濡為氣痞。是無形也。則不當下。且結胸癥。其脈浮大者。不可下。則心下痞而脈上浮者。反可下乎。小結胸按之痛者。尚不用大黃。何此比陷胸更峻。此必有當急下之癥。比結胸更甚。故制此峻攻之劑也。

    鰲按。關上脈浮。是陽明少陽火勢熾矣。不惡寒反惡熱。是陽氣盛而外越極矣。大便硬是陽邪固結而不解矣。此即柯氏所謂必有急下之處也。如此則濡字非簡編之誤歟。

更多中醫(yī)書籍